一开始发现他与小说中“教祖”的形象非常贴合时,她是感到惊喜的,所以才能对他所说的“或许那就是我的前世”之类的话给出回应。
但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她发现童磨不仅在拍摄时是“教祖”,拍摄结束之后也仿佛与拍摄中没有差别时,她感到害怕了。
“教祖”这个角色是意外诞生的。
但“童磨”却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人类,几乎完美贴合的相似度让她对这个角色产生了退却的心理。
即便电影杀青之后,得到了她的联系方式的童磨时不时给她发邮件,渊绚也大多当作没有看到——就算点开来看了,她也很少会回复对方。
渊绚不知道自己可以和他说什么话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不是读者与小说家,也不是童磨与渊绚。
是“万世极乐教教祖”与“别天王”。
这样的认知让渊绚不寒而栗。
她想起自己在小说中,构建出“别天王”的过去时,她写下过“别天王是忘却自我的迷茫灵魂”这样的字眼。
因为听到了万世极乐教的教徒们,在那对创建了教派的夫妻的带领下呼唤着他们的神“别天王”的声音,所以回应了他们,也因此成为了“别天王”。
名字会给事物增加束缚。
这是“咒”。
童磨已经深陷入“万世极乐教教祖”的咒中,他完全接受了这样的身份,甚至试图将渊绚也拉入其中,他想让渊绚成为真正的“别天王”。
就像他一样。
渊绚拒绝了,她没有要成为另一个人的想法,在当初她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世界发生了变化后,唯一令她感到庆幸的只有她仍是“渊绚”。
她没有变成其他的东西。
她也不想变成其他的东西。
人必须要足够勇敢、足够坚定,才能够永远都是“自己”。
-
电影抵达了尾声,模糊的“别天王”的身影孤独地站在寺庙的檐廊上,她的身形单薄冷清。
在电影中,海道导演保留了她在小说里的结局——主人公明明从神官那里听到了“不要回头”的告诫,却因为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别天王的身影而忍不住回头了。
他看到了“别天王”仍在注视着他。
而后续又会如何,就是任凭观众想象的东西了。
在放映厅的灯重新亮起来之前,渊绚把自己的墨镜和口罩重新戴好,涩泽龙彦在帮她整理头发和耳坠,周围的其他人慢慢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