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时,更多的鞑子王公大臣们,却沉默了。
随后几日里,整个盛京城暗流涌动,返回盛京城的济尔哈朗四处奔波,一会儿入皇宫加皇后哲哲。
一会儿又去拜访鞑子两黄旗的旗主,以及其他有权势的鞑子王爷贝勒,与他们商议大事,事关大清存亡。
由于济尔哈朗的身份地位,他的话很有分量,没人敢不见他。
随后,原本大力支持豪格登基的两黄旗旗主,却突然变卦了。
“王爷,为了我大清国运,老臣对不住您了。”
最终,鞑子两黄旗的两位旗主,还是被济尔哈朗劝服了,不再支持豪格继承皇位,主张和多尔衮商议。
豪格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怒,连夜召见两黄旗旗主,并且在府中埋伏下刀斧手,准备胁迫他们,夺取兵权。
可惜,那两位两黄旗旗主这次没有接受豪格的召见,让豪格的计划落空。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在豪格返回盛京后,就一直待在皇宫的皇太极的皇后哲哲,也在此时站出来,对豪格和多尔衮喊话。
让他们两人都保持冷静,不要断送了大清的基业。
哲哲此时的地方可不一般,皇太极一死,不管谁做了皇帝,他都是皇太后,并且传言他手里有皇太极留下的遗诏。
要知道,皇太极在临驾崩之前,单独和哲哲待了很长时间,完全有时间立下遗诏。
可是,面对豪格多次试图,哲哲都不曾拿出那份所谓遗诏。
甚至,在济尔哈朗没有返回盛京之前,豪格都已经要光明正大的继承皇位了,哲哲也不曾拿出遗诏。
这让那些说哲哲有皇太极遗诏的传言,没人相信了。
直到济尔哈朗回来,哲哲在皇宫召见了济尔哈朗。
“郑亲王,辛苦了。”哲哲望着济尔哈朗,说道。
“为了我大清,老臣就算是累死,也无怨无悔。”
“多尔衮什么意思?他不让豪格继承皇位,难不成他自己想做皇帝?”哲哲声音冰冷的说道。
“不,睿亲王说了,他不要皇位,但也不让豪格继承皇位。
多尔衮和豪格之间的恩怨,想必太后也一定知道,多尔衮这是在自保,害怕豪格登基后,找他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