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想要做到伏击刘宗敏这五万多闯军士卒,骑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毕竟,骑兵的突击可不是步兵可比的,一支人数众多,并且精锐的骑兵,可以在第一时间冲散敌阵,不给敌人反应的时间。
戚威也看出了这一点,要是杨文岳真想将飞羽营当炮灰用,戚威会毫不犹豫的立马带人撤离战场。
戚威时刻没有忘记李子霄告诉他的话,这一战协助明军可以,但不能被人利用,更不能将飞羽营带入险境。
现在,李子霄手里一共就只有三支骑兵营,而且戚威的飞羽营还是最早的一支白龙军骑兵营,绝不能折损了。
从刚才杨文岳安排给戚威的突击,穿插任务来看,和杨文岳交给他手下那支四千骑兵的任务,差不多。
很快,一个时辰就过去了,杨文岳站在虎头岭上,隔着很远,就看到了大路上出现的一条长龙,那是刘宗敏率领的五万多闯军将士。
“诸位将军,贼军到了,你们回到各部准备吧,听到我的令箭后,按照之前安排好的杀出。”
杨文岳看到闯军已经快到他们伏击圈了,便对着身后的吕腾,戚威等将领,说道。
杨文岳选择的这处伏击地点,其实并不算多么好的伏击点。
可是没办法,从尉氏到新城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能让杨文岳选择的地点,就那么几处,而且还都不怎么好。
无奈,杨文岳只能凑合着,选出一处最合适的,也就虎头岭这一带了。
至于刘宗敏会不会走这里,杨文岳一点不担心,因为他知道刘宗敏要是想最快的支援新城的宋献策所部,他只能走这里。
因为,从尉氏到新城,中间夹着一个朱仙镇,而此时朱仙镇就是明军的大本营。
进攻朱仙镇,那是留给李自成主力去干的事情,刘宗敏这五万人只能绕过朱仙镇,支援宋献策。
而如此一来,留给刘宗敏选择的路线,也就只有两条。
第一条是先向东渡过沙河,然后再北上,另外一条是直接北上渡过沙河,便能一路直达新城宋献策大营所在。
而相对来说,第二条路更快捷,也更好走。
刘宗敏的五万大军,要是全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行,不用一天的时间,便能抵达新城。
当然,要是换做是白龙军,时间至少会缩短三分之一的时间。
实在是,闯军的士卒行军速度,也就一般般了,他们的体质,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具备太快的行军速度。
五万大军,绵延数里之长,浩浩荡荡奔行着大路上,刘宗敏骑在马上,不停地催促队伍加速前进。
这个时候的刘宗敏,丝毫没有想到明军会在半路上伏击他。
毕竟,按照李自成得到的消息,此时的明军早已粮尽,他们正想着拼命逃回开封呢,那里会有精力过来伏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