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去年永城县一年的粮食产量,竟然差点赶上半个徐州府的粮食年产量,着实吓了李子霄一大跳。
百姓第一次在上交完了税赋,以及偿还了白龙军赊给他们的种子,耕牛等物后,手里竟然还有余粮。
这在过去,简直就是难以想象,以往他们在上交完地主的田租之后,估计连过冬的粮食都剩不下多少。
正是因为如此,此时的永城县多大十几万人口,家家都挂着李子霄的画像,百姓更是给李子霄立了长生碑供奉。
在永城县,如果谁要是敢说一句李子霄的坏话,绝对会被周围路过的人群打成狗头。
可以说,永城县是李子霄最扎实的根据地,白龙军上万将士中,有四分之一都是来自此县。
这种情况下,李子霄绝不可能放弃永城,哪怕它归属河南府,在李子霄调任徐州府后,李子霄依旧留下一营兵马驻守。
对此,河南府衙也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假装不知道,谁让此时李子霄风头正劲,没人愿意得罪这样一个实权将军。
钱广元此时被李子霄找了个理由,塞进了邱广明的知府衙门去了,捞了个六品通判做做。
对于李子霄塞个人进入自己的知府衙门,邱广明还真不好意思拒绝,否则和李子霄撕破脸皮,他这徐州知府的位置,就坐不稳了。
而李子霄之所以,将钱广元塞进知府衙门,当时是为了不久之后夺权做准备了。
但这个时候,李子霄给钱广明的命令就是,多看多想,不需要他做什么事,而且李子霄相信,邱广明也不会交给他重要的事情做的。
而当李子霄想出提炼精盐后,去了每隔几日,就到徐州城外大营巡视几圈外,便全身心的投入到炼盐中。
崇祯十二年五月末,这个时候的徐州,天气已经转热。
此时,徐州城南二十来里外的云龙山,这座一向荒寂的土山上,这些日子来了许多人。
他们当中有木匠、铁匠、石匠,以及泥水匠等,各行各业的人都有。
他们在山上不停的忙碌着,经过上千名工匠一个多月的建设,山上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建筑群。
赵腾此时正站在工地上上,仿佛正在对着一群工匠催促着什么。
一名像是小头目般的工匠,苦着脸说道:“赵大人,现在的工期已经很紧了,要是再加快进度,小人真的是赶不过来啊!”
赵腾板着脸,说道:“不行,再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继续完成所有建筑的建设,到时候会里立马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