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听着崇祯的发怒后,立即跪了下来叩头,道:“陛下,臣有罪!”
“有罪,有罪,你们就会说有罪,就不能说点别的东西吗?难道砍了你们脑袋,鞑子就能退走嘛!”
盛怒之下的崇祯,丝毫没有给自己这位大臣留面子,激动之下的崇祯,说得唾液横飞,差点就喷到杨嗣昌脸上了。
杨嗣昌深知崇祯的脾气,知道此时若是开口分辨,只会激起崇祯更大的怒火,因此只是默默的跪在地上,低头不语。
而且这个时候,杨嗣昌早就在两天前,收到了高起潜的密信,说卢象升可能已经被鞑子杀了。
这可是天大的消息,崇祯对于卢象升可谓是格外器重,这一次要不是杨嗣昌和高起潜暗中鼓动崇祯,向鞑子议和。
或许崇祯会真的将关宁铁骑,以及各地赶来勤王的各路明军,全都交给卢象升指挥,那时候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
直到这个时候,杨嗣昌都没将卢象升战死的消息上报崇祯,只告诉崇祯,卢象升在于鞑子一战后,失踪了,至今还未找到。
卢象升死了,对朝中带来的影响可是不小,要知道此时在朝中,支持卢象升的官员可是不小,卢象升身边也凝聚着一股不弱的力量。
杨嗣昌隐瞒卢象升的死讯,就是为了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
让他得以安排朝中事宜,到时候好发难,打压卢象升留下的余孽,壮大自己这边的力量。
崇祯骂了一会后,可能是觉得累了,又坐回了位子上,闭目养神起来。
但却并没有让面前,跪着的杨嗣昌起身,杨嗣昌只得一直默默的跪在地上。
过了好一会,气息稍微平息了点的崇祯,才睁开了眼睛,看了看依旧跪在地上的杨嗣昌,淡淡的问道:“累了!”
杨嗣昌连忙回答“回皇上的话,微臣不累。”
“哼,口是心非。”崇祯轻哼一声后,把手往上轻轻抬了一下。
一直站在崇祯身后的王承恩,看了崇祯一眼,领会了崇祯的意思。
他连忙向前走了一步,对着杨嗣昌低声说道:“杨大人,还不赶快起来,莫非要让皇上请你不成?”
“谢皇上恩典,谢过王公公!”
杨嗣昌听了王承恩这么说,就知道是崇祯的意思,感觉谢恩,才慢慢站了起来。
杨嗣昌由于年纪较大,跪久后,腿脚血脉有些不通畅。
在站起来的时候,身子晃了晃,眼看着又要跪下去,身边的王承恩赶紧伸出手来,扶了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