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就成了恶性循环了,明军害怕鞑子,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这种心态能打胜仗才怪。
战斗进行到此时,还站着鞑子兵也就剩下三十来人,足足倒下了近九成。
这样恐怖的伤亡率,让这些平日里素以勇武着称的鞑子兵,也感到害怕了。
看到前面的明军长枪兵,在和他们交战了一轮后退了下去,重新换上了另一排长枪兵上来,继续和他们拼杀。
那闪着寒光的枪尖,无异于一道催命符,到这这个时候,鞑子兵们也终于精神崩溃了。
剩下最后活着的这三十几个鞑子兵,疯狂的超后面奔逃,再也没心思往前冲了,因为前面根本就是一处地狱,冲过去只有死路一条。
其实这些鞑子兵应该坚持到现在,三百人死的就剩下三十来人了,才崩溃,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了。
一般的军队,如果战损率达到四五成,还能不发生溃败,就足以称得上是一支精锐人马了。
要不是鞑子军纪严明,士兵勇武不畏死,战场上对于逃兵,他们有着残忍的惩罚,他们也不可能坚持到现在。
鞑子兵与白龙军一样,以军纪森严着称,而且他们更强调的是个人的武勇。
鞑子兵若是单论个人战力、作战经验等,客观的说,绝大部分鞑子兵都比白龙军的士卒要强。
但同样的,白龙军也有鞑子兵没有的东西,鞑子兵在团体配合与纪律方面,就要比不上白龙军。
李子霄采用的是后世士兵的训练方式,平日里的阵形训练,就非常严格,并且简单。
长枪兵只学突刺三招,三招练上成千上万边,动作一走形,训练军官的大棒子,立刻就打下来。
这使得白龙军长枪兵的拼刺三招,让他们练的无比娴熟,剩下的就是要求战斗时,他们要协同作战,共同出击了。
要是单个真正鞑子遇上单个白龙军长枪兵,说实话,白龙军的长枪兵完全就会被人家虐到死。
这些八旗鞑子兵,那一个不是从小战斗,历经无数场杀戮战斗活下来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
李子霄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他强调团队配合了。
白龙军一个熟练长枪兵,只需要三个月便可以训练出来,只要给李子霄时间,他完全可以拉出上万的长枪兵。
而鞑子总共才多少人,那怕是这种情况下,以二换一,甚至三换一,拼掉鞑子兵,说实话李子霄都是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