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可是要和敌人拼命的,手里的火器那可就是武器啊,也被士兵看做是自己的性命一样。
什么时候,手里的武器都靠不住了,这个仗还怎么打!
所以,在鞑子的眼中,他们宁愿信任手里的弓箭,长刀,也不愿意使用那些不靠谱的火器。
而且,此时明军使用的火器,杀伤力倒是不小,但是威力也就在数十步内有效。
而且鞑子军这些年来,在和明军反复战斗中,已经得出了对付鸟铳很丰富的经验。
明军使用鸟铳,他们就用包铁皮的盾牌和油浸过的藤牌,挡在最前面,掩护步兵冲锋。
一般情况下,在五十步外,包铁皮的盾牌和油浸过的藤牌,就可以有效地抵御明军鸟铳铅弹的射击。
而且,这些鞑子兵个个都身披重甲,特别是真正的鞑子步甲兵,身上基本上都披双层重甲。
面对披着双层重甲的鞑子步甲兵,估计明军的鸟铳要在二十步的时候,才可以打破他们身上披的双层甲胄。
不过二十步的距离,对于鞑子兵来说,那已经是一个可以无视的距离,他们抬抬腿就可以迈过去了。
一旦让鞑子兵冲入明军阵中,到时候明军手里的鸟铳,连根烧火棍都不如,连反抗机会都没有。
明军的火器质量非常之差,很容易炸膛,还有明军的素质问题,作战时许多明军看到鞑子兵一来,就开始惊慌失措。
没等鞑子兵进入射程内,就忍不住胡乱开火,人家都还没进入射程,那边火器就已经打了一轮。
这样胡乱开火的后果,就是明军的火器威力,在野战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也是鞑子兵屡屡在野战中,总是大胜明军的原因之一。
而李子霄对于明军的这些缺陷全都知道,所以他用了两年的时间,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将明军作战时的缺陷一一补全。
没有了明军战时那些缺陷的白龙军,李子霄自问,在野外遭遇鞑子军,他一点都不畏惧。
而今天就是检验他两年来,所努力成果的时候。
而此时,冲锋的鞑子兵们心里,还是冒出他们以往遇到这种情况,相同的一个念头:“快冲,冲过去拉近和敌人的距离,他们就赢定了。”
这些鞑子兵依然冲到了六十步的距离,刘重握着腰刀的右手,竟然微微有些颤抖。
这个距离对于最前排的鸟铳手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里考验。
在这个距离上最前排的军士们,已经可以看清楚那些鞑子兵狰狞的表情。
但这个时候,刘重依旧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那些鸟铳手一个个全神贯注,依旧每一人胡乱放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