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老炉头咕咚一声,便又跪了下去,这次老炉头是砸死他也不起来了,一个劲的给李子霄磕头。
一边磕头,他还一边哽咽的说道:“哎呀,将军真是好人啊。
将军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俺这把老骨头就是累死,也愿意跟着将军您干呢!”
这年头的普通百姓家孩子,根本就没机会上学,他们连吃饭都吃不上,哪有钱供孩子上学啊。
但这丝毫不妨碍这些百姓,知道上学有用,哪怕是他们只知道上学识字,未来能当大官,当不再受穷。
所以难怪这个老炉头一听完,李子霄这番话后,会如此激动了。
李子霄起身拉着老炉头,到一旁的一堆石头上坐下,老炉头此时也看到李子霄真是没架子的人。
于是也彻底放松了下来,和李子霄正儿八经的闲聊了起来、。
“咱们眼下这北固镇,还有多少像你们这样的工匠呀?”李子霄对老炉头问道。
“不多了,想当初我们北固镇兴旺的时候,镇子里面光我们这些炼铁的工匠们,就不下五百人。
现在不行了,加在一起也就是几十个人,其余的人不是饿死,就是逃荒了,就是被杆子或者是官军给杀了。
以前镇上有二十几座像这样的大炉子,一年下来,能产几十万斤铁。
现如今却只剩下我这里一个大一点的炉子,剩下的三个也还能用,但也都是小一号的炉子。
每天干的再好,也就是只能产出个三五百斤,好的话产出个五六百斤铁,一年到头,也产不出几万斤铁,都荒废了,可惜了呀!”
李子霄听罢之后,先是微微有些震动,因为乍一听起来,以前北固镇好像的确是产铁大户。
但经李子霄略一思索之后,便又哑然失笑了起来。
几十万斤铁折合成吨的话,也就是几百吨而已,还赶不上后世一个炼铁厂,一天出铁的零头。
数字听起来不小,实际上却没多大,而且这还是生铁,再回到白蛇寨淬炼后得到的精铁就更少了。
而此时白龙军每天打造武器、甲胄,鸟铳等需要的精铁,却越来越多,根本就不够用。
李子霄又想到,这里此时几个炉子,就算一天产五百斤铁。
那么一年下来,也起码这一个炉子一年产铁量,也要超过十万斤才对,怎么这么多炉子一年下来才出产这么点铁呢?
不过随后李子霄深入一想,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这种老式的竖炉,并非全年都一直在出铁,期间肯定是要熄火整修,要不然的话用不了多久,就废掉了。
更何况炼铁,起码要有充足的原料,如果采矿量不足的话,也会影响产铁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