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荣兴当即决定,专程去县里,当面向李耀华书记汇报。他给李耀华发了短信,预约时间汇报工作,李耀华回短信说:“你们不用来县里,我明天去玉皇山村调研易地搬迁工作,见面再议。”
李耀华到村里后,没有听情况汇报,在成荣兴、梁铸成和余荷的陪同下,直接步行去了偏远的村民小组,用了整整两天时间,转遍了八道山梁,走访了三十多户农户,他们都是非易地搬迁对象,听取他们对易地搬迁的意见。
李耀华在调研中发现,居住在山梁上的农户,在家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病残人,子女要么长年外出打工,要么已经在外购房,不打算回村居住,而老年人仍然住在山上。
李耀华问他们为什么不搬下山去,跟子女住一起,老年人说:“我们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一辈子离不开土地,就好比树,根扎在土里,树死了,根仍然在。在这里住习惯了,哪儿也不想去。”
李耀华还现场了解供电、饮水、网络、通信以及入学就医等情况,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然后,李耀华在村里召开了座谈会,听取村组干部和扶贫工作队的意见。
梁铸成汇报了村里易地搬迁对象的推荐情况,针对居住在高山梁上的非易地搬迁对象,提出了整体搬迁的建议。
梁铸成的建议,突破了目前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如果处理不好,会引发连锁反应。
李耀华详细询问了梁铸成,全村还有多少农户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梁铸成汇报说,前期通过调查摸底,全村类似情况的有二百一十七户,八百三十一人。
李耀华问:“如果这些户从山上搬迁下来,其他人会不会产生攀比?”
梁铸成说:“住在山下的农户,无论是居住条件,或者是生产生活条件,都比山上的农户条件好一些,以后解决基础设施的难度也小一些,他们没有攀比的理由。”
李耀华问:“你们打算怎么操作?”
梁铸成说:“我们参照贫困户识别的方法和程序,先定条件,逐户逐项打分,然后提交群众评议,再进行公示,没有异议的,实行整体搬迁。”
这时,李耀华点点头说:“你们这个思路有一定道理,目前易地搬迁政策,主要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人口问题,而对于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还没有相关政策。基层在扶贫工作实践中,也需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或者说摸着石头过河,找出一条适合农村实际的搬迁扶贫路子。”
李耀华这次来到玉皇山调研,也是想通过解剖一个麻雀,破解全县易地搬迁的难题。
水城县地处秦巴山区,山大人稀,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相当一部分群众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对贫困户实施易地搬迁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是对非贫困户,如果不实施易地搬迁,就难以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
李耀华要求,玉皇山村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可以对居住在高山远山,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的农户,实行统一规划,因户施策,对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按照国家易地搬迁政策,由政府统一建房,统一搬迁,对卡外农户实施同步搬迁,实行集中安置。
李耀华要求,玉皇山村可以先行先试,为全县易地搬迁探索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