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想这样做,可是不通路,如果靠人工挑过去,连工钱都包不住。
第二年,地里的木瓜树,全部砍了。
后来,乡里又换了几任领导,又号召发展核桃、花椒、柿子、黄姜等等,同一块地换了几个品种,最终同样结局。
如今,地里仍然种小麦、玉米、红薯、杂粮等作物。
雷作田叹了一口气说:“这事大家都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想搞好,可是一次也没有搞成功。”
根子在那里呢?
梁铸成分析,过去重发展,轻管理,轻市场开拓。
还有,过去交通闭塞,信息闭塞,即使有产品,也卖不出去。
这时,余荷插了一句话:“除了梁书记说的以外,还有经营管理机制问题,过去的产业基地虽然规模起来了,但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疏于管理,很难有效益。”
梁铸成点点头,赞同她的观点。
这两年时间,余荷跑遍了玉皇山村七沟八梁,情况烂熟于心。
她接着分析道:“玉皇山村的土地面积大,但是坡地多,土地瘠薄,每逢天旱,粮食产量低,甚至颗粒无收。如果种粮食,没有出路。”
刁新怀不以为然,他反驳道:“农民不种粮食,吃个球。”
余荷说:“只要有收入,还怕没有粮食吃吗?”
大家议论纷纷,不种粮食能种啥?难道土地里面能长出金疙瘩?
余荷说:“从我们村里土地状况分析,种粮没有优势,仅靠种粮食只能解决吃饭问题,解决不了收入问题。”
她启发大家,要研究怎样把土地盘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选好产业项目,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实现稳定增收。
大家莫衷一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