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失面前,梁铸成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有说服力的回答。
余荷从内心深处,敬佩梁铸成。
这两年,他们在工作上配合默契,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成荣兴多次说,梁铸成和余荷,是全乡村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中,配合默契、尽职尽责的典范,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余荷没有打算回单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次第三方评估,玉皇山村出现了三户贫困户不满意的问题,这给她当头一棒。
凭她个人的感觉,这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可,即使少数贫困户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也是事出有因,她也做了耐心解释工作。
出乎意料的是,竟然出现了三户贫困户不满意的情况,还有两户是自己帮扶的贫困户。
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帮扶的贫困户,对扶贫工作不满意,不管怎么说,她心里这个坎,始终迈过不去。
尽管郑局长没有批评责怪她,反而给予他们鼓励和安慰,但是,她原谅不了自己。
她不能就这样回去了。
这样会不明不白。
当初,她主动报名驻村扶贫,绝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当郑局长临走时,再次征求她的意见时,她坚定地摇摇头,沙哑着嗓子说:“郑局长,谢谢您的关心。我没有打算回去。”
郑局长看着一脸平静的余荷,这个内心坚韧、不轻言服输的下属,心生感慨。
市里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时,大家都知道是个“苦差事”,很多人担心派到自己头上,想方设法,找理由不去驻村。
而参加工作不久的余荷,却主动找到他,递交了申请,并且点名去最偏远最贫困的玉皇山村。
郑局长出于关心,提醒她,驻村工作任务重,农村情况复杂,如果去了,至少要驻村两年时间,会吃很多苦。
他问余荷是不是做好了思想准备。
余荷信誓旦旦地说:“请郑局长放心,再苦再累我都能承受,再大的困难我都能克服。”
两年来,她不负众望,说到做到,硬是坚持下来了。
虽然,这次评估出了一点问题,但是,他坚信,通过这个事情,余荷会变得更加坚强。
郑局长没有马上表态,上车时说:“是走是留,你不急于做决定,考虑好了告诉我一声。”
余荷深深吸了一口气,眨巴眨巴眼睛,微笑着说:“局长,我已经考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