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余荷较起了真,非要把贾立财的公司搞清楚。
不然的话,贾仁赐还会扯皮。
余荷又通过熟人,找到了贾立财那家工地的建筑公司经理,经了解,贾立财确实没有注册劳务公司,他是挂靠在建筑公司,在建筑工地上承揽劳务。
经过几个周折,他们终于核实清楚,贾立富的房产登记在他妻子的名下。
按照县里下发的贫困户识别负面清单,贾仁赐的大儿子贾立财有房有车,按照规定,贾仁赐不能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至于贾立富的小汽车和房产问题,虽然没有掌握确凿证据,但是,不影响对贾仁赐家庭经济条件的判定。
梁铸成和余荷一起,把调查的材料让贾仁赐亲自过目,又把贫困户识别的条件和标准,让他一条条对照,他嘴上不服,心里不得不服。
可是,他仍不甘心。
他有他的理由。
他对梁铸成和余荷说,他的两个儿子,早已分家另居,各过各的,不能拉到一起算。
他说:“他们是有房,那是他们住,我们老两口还住在村里,你们也看到了,房子已经东倒西歪,透风漏雨,住在里面很危险。你们要是不让我们当贫困户,将来出了事,房子倒了,把人塌坏了,坐牢的是你们。”
余荷不吃那一套,给他讲扶贫政策,讲他儿女应尽的法定赡养义务,他的两个儿子不能把老人当包袱,扔给政府,那是违法的。
如果他两个儿子不赡养父母,涉嫌违法,会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真出了事,谁违法,谁坐牢。
贾仁赐哑口无言。
经调查组核实,全村有三十九户存在贫困户识别的“负面清单”,主要集中在有消费型小汽车、在城镇有商品房,开店经商办企业,家庭成员有公职人员等方面。
对这些问题户,剔除初选名单。
有两户问题查否,保留在评议名单中。
另外,还有二十三户整户外出二年以上没有回村生产生活,至今无法联系,按照规定也不能列为评议名单。
经过初步筛选之后,还有三百五十五户符合贫困户识别条件,提交群众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