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多。”李桐说,“有些企业家有社会责任心,想回馈社会,但僧多粥少噶。再说了,大部分会回报自己家乡,我们本省的大企业大公司本来就不多。”
孟昀见有学生在操场上嬉闹,忽问:“学生是什么感受啊?”
李桐没明白:“啊?”
“学生们知道自己是被捐助的,会怎么想?”
李桐说:“像今天这种捐给学校,再由学校以助学金发放下去呢,就觉得感谢吧。要是一对一捐助,都是私人捐呢,心里就更感激些。”
孟昀说:“除了感谢,会不会觉得命运不公什么的?”
李桐摇头:“还是娃娃,年纪太小啦,心思单纯的。我碰上呢受助的娃娃都会感恩呢,想努力学习报答社会。不过,有些也有心理压力,有些一对一呢捐助是有成绩要求的。我去年就遇上一个贫困生,生怕落后了就没有捐助了。”她说,“你想知道哪样感受,陈樾就是被资助的学生。”
孟昀张了张口,说:“这怎么好问的?”
“是啰。”李桐翻开教案,补上一句,“他就一对一资助了七八个学生呢,有四个下月要高考了。”
孟昀诧异:“我们学校的?”
“嗯。好多年了,从研究生时候就开始了。具体是哪些娃娃,就不晓得了。校长没讲过,我也是前些天听柏树说的。”
孟昀小声问:“做了好事不能讲啊?”
李桐说:“分人嘛。有的捐助人想让娃娃晓得他是谁,有的么不想。陈樾就是这样噶。”
孟昀没说话了。
上课铃响,她收拾了教案去上课。
如今她教学已是得心应手,学生们学得开心,她也教得快乐。连续两节课时间过得飞快。中午吃过午饭,龙小山来音乐教室学钢琴。小山话仍不多,但学得非常认真。等他去上正课,孟昀又把这段时间记录的学生们的声音特点分析了一遍,为之后的合唱做准备。
她一整天过得很充实,不知不觉看手机已经是下午四点三刻。她赶紧喝水、上厕所,还飞速补了个妆。
五点钟孟昀出校门,陈樾已等在路对面。她跑过去说:“我要去家里拿换洗衣服。”
孟昀回家迅速收拾好背包,陈樾往猫盆里换水,小狸猫伸着脖子张望,扒拉一下他的裤脚。
孟昀问:“留她在家没事吧?”
“没事。”陈樾弯腰,摸了摸猫脑袋。
孟昀在一旁看着,不自觉想起白纸上那个没写完的“孟”字。为什么不写完啊你,她心想。
出了门,陈樾走到电三轮前,说:“不好意思,柏树要下村,车被他开走了。我想顺便买点工具过来,也不好骑摩托。”
孟昀没反应过来,问:“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陈樾看她一眼,说:“没什么。上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