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是——”布尔什维克?
列车员是个棕发小伙子,见杨昊天惊讶发痴,嗤嗤笑了,解开破旧的棉大衣,露出了自己左胸闪闪发光的党徽,又拍了拍枪袋:
“这是走进祖国心脏的军/火专列,跟车,当然要选可靠的人。”
他大踏步去其他车厢喊了一圈,零星几个人下了车,列车员又走回来,点了支烟,劣质烟草的味道熏得人想咳嗽,杨昊天左右看看,满地军火,也没个坐的地方,都没法邀请列车员坐下。
他只得转个话题:“苏德之间仗打得怎么样了呢?”
“如果您不介意,可以和我聊聊。”
列车员猛吸一口烟,幽幽道:
“德国佬已经打到莫斯科城外了,只剩三四十公里吧。”
杨昊天一惊,赶忙道歉,列车员嗤笑,摇摇头:“道什么歉?你那俄语水平道歉跟骂人差不多——祖国的生死存亡如果连我们都救不了,那你们轻唾几句又算什么呢?”
杨昊天不知说什么好,俄语又不灵,只能干巴巴地重复着:“会好的,一定会好的。”
列车员神色淡漠:“无所谓,好不好,我们都会与苏联葬在一起。”
“既然救不了她,那就陪她一起。”
“这是布尔什维克的承诺。”
杨昊天怔怔望着他。
从小到大,他很少认识到真正挣扎在底层的人,四区考生已经算其中的大部分,然而此时此刻,他却从平凡的列车员身上,看到了难以言喻的光辉。
似乎有什么在他身上,立了起来。
杨昊天当然不如陈以南了解苏德战争,也不知道来自南国的什么关键情报,但他知道历史的结果,苏联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你们会赢的,这是未来人的保证。” 他认真又生涩地说。
“……”列车员诧异地看他一眼,杨昊天却苦笑地摆手,自己这蹩脚俄语实在说不出完整的长句。
很快,值班室来了个电话,说前面村子有两个华共人员要进红场,希望火车捎一程。
还有,村子发生了交火,如果火车上军火富余,希望能伸出援手。
“应该没问题。”列车员回头看了看“满当当”的火车皮,军火专列通常都会超额装载,就是为了应对路上的不时之需。
“说吧,村子里还有活着的同志吗?报个名字上来。”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