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歌德六年前提前去日本守株待兔的行为说了出来,直白地说道:“歌德不怀好意,捡到保罗·魏尔伦后跟捡到了小白兔一样,喜欢逗一逗,咬一口,要不是席勒从中干扰,保罗·魏尔伦早就成了他的情人,最过分的是不让我去见保罗·魏尔伦。”
尼采拨弄胸前的徽章,惋惜道:“我也很想知道法国暗杀王的滋味呀,阶下囚,那多么惹人怜爱。”
尼采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兰堂。
兰堂的情绪不再外露,平静得仿佛没听见。
【保罗……】
【该死的德国人,等我和保罗同归于尽的时候来捡漏,绝对是提前知道了什么。】
【幸好我在那天一意求死,用“彩画集”封锁了自己周围的空间,没有落到歌德的手里。】
王秋对魏尔伦的下场有所预料,算是比想象中稍好了一点,歌德有“照拂”保罗·魏尔伦。
王秋突然喜悦地说道:“要是给您一次机会,您愿意狠狠地回报歌德一次吗?他是您的半个前辈,是您的‘偶像’,看高高在上、执掌权柄的‘偶像’痛不欲生应该很快乐吧。”
尼采用看同道中人的眼神暧昧起来,“那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啊!”
王秋坦言道:“我想对付歌德先生,他间接害死了麻生秋也,我需要他付出一定的代价,而我左思右想,尼采先生和席勒先生或许是我的助力。”
王秋的笑容如同面具,夸张而灿烂。
“我选择了尼采先生。”
“比起立场不明的席勒先生,尼采先生应该是最想看到歌德先生倒霉的人之一。”
“我可以再透露给尼采先生几件事,您一定会愿意相信我的诚意,首先,您的异能力无法伤害我,区区一本书无法满足我的胃口,就像是看到强者的一次失利,您不会太过高兴,其次——”
“歌德。”
“他的人格发生变化了对不对?”
“您不说话,五秒钟后,我就当作默认。一,二,三……五,显然发觉这件事的不止一人,您和席勒都感觉到了奇怪,而您选择了无所谓。”
在王秋快速的语言攻击之下,尼采有些吃力,他拿捏不准王秋的底细,而王秋提出的事情,在尼采看来,是“符合”王秋经历过战争的历史。
见过以前的歌德的人,自然可能发现歌德的改变。
尼采选择了默认。
随即,他在王秋的揭露下看清楚了歌德。
王秋慢悠悠地说道:“倘若,那不是人格异常,是被不知名的东西夺舍了呢?”
山顶上传来尼采的大笑声,扭曲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