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气地说,这就是上流阶层才会有的潇洒。
奥斯卡·王尔德往公寓回去,昂首挺胸,面容自信,手里总是握着一枝花,让不算多么俊美的五官也多少一层鲜亮的光彩。
不远处有人用口哨灵活的吹出了歌剧的声音,得到了众人的鼓掌。
奥斯卡·王尔德对掌声总是敏感的,兴趣一来,他往人群处围观而去,那是一名身穿美以美教会中学校服、明显在读书的少年。
对方的年龄尚小,在格拉夫顿街现场表演口哨,似乎乐在其中。口哨的声音充满穿透力,节奏很好,他仔细倾听,发现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先生为《茶花女》创造的歌剧曲调。
《茶花女》是小仲马先生的代表作。
大仲马先生在去年年底去世,小仲马先生不弱其父,在文坛上享誉国际,有传言会被选入法兰西学院,获得法国作家最高的荣誉。
奥斯卡·王尔德赞叹又仰慕,大仲马先生写了一辈子的通俗小说,却不如小仲马先生一本《茶花女》带来的文学成就,若是他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被音乐大师再赋予绝世的音乐,足以流传百年,被世人铭记。
不过口哨赋予音乐的魅力过于单薄,奥斯卡·王尔德很快就失去兴趣,从人群外离开,更乐于回去看一看手上的《格列佛游记》,他与人群中需要靠表演口哨获得掌声和法郎的少年犹如两个不同的社会阶层。
喧嚣的口哨声也传到了公寓。
歌剧《茶花女》的经典曲调宛如穿越时空,钻入了厌世者的心中。
与外界隔绝了联系的麻生秋也睫毛微动。
【茶花女……】
他的眼神没有焦距,看着空气中没有归宿的浮尘。
《茶花女》讲述的是一对男女因为误会而分开、因为死亡而升华的爱情故事,也是小仲马对资本社会的痛恨与批判。除了对小说文字、歌剧的记忆,他记得最清楚的是女主角在日记上的遗言,女主角从来不恨辱骂过自己的爱人,把那视作了爱情的证据,心甘情愿地在痛苦中死去。
【多么愚蠢的女孩,我又比她好到哪里去了……】
茶花女以为爱奉献的精神死去,原本视死如归的麻生秋也,却在临终前否定了自己的爱情,把一生活成了“玛蒂尔达”的结局。
【不,玛蒂尔达获得了离婚的自由,我呢?我有获得自由吗?】
【从一开始就错了。】
【是我利用情报编造谎言,玩弄剧情,所以终将被剧情玩弄……】
【是我把三次元兰波的印象强加在了兰堂的身上,是我当着兰堂的面,辱骂三次元魏尔伦抛妻弃子,完全是一个人渣……】
【我罪有应得,他也活该如此!】
【我们之间结束了!】
麻生秋也回想起与阿蒂尔·兰波越来越多的细节,双手按住了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