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浩眯了眯眼睛,铁盆里的炭火烧得通红,然后蒙上了一层白灰。
很多人都觉得第六代拍电影是自嗨——某种意义上这么说也没错。
但第六代其实很重要的是开启了国内独立电影的创作,这些电影最珍贵的就是某种自上而下的美学范式,创作者试图开始“个人化”电影。他们放弃了为集体的宏大叙事,转而探索更加“边缘”和“个人”的题材与电影美学。
国人可能不觉得。
但就像是《战狼2》横空出世,大家才发现,国内特别“个人化”的电影太少了不是么?一直都在强调集体,也不是说不好,但这无疑是现当代国内文化中“个人化”标签匮乏的一个标志。
文化问题吧。
但回归到本源,“个人化”其实是对演员本人是很有帮助的。
人家第五代是用人去承托戏,这边戏带人,不说别的起码又是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你知道这种对演员挑战很大的戏,反倒是别具一格的吸引力。
加上有了张导的支持——只要这部电影能在《我的父亲母亲》之后上映就行——林浩也就真的想过后,可以接。
林浩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在单纯在文艺界里打滚,更不是只演大导演的电影——或者说,他都可以。他的野望可是,大导合作,文艺冲奖项,还有各种票房,国外的好电影...他都想尝试去获取。
他都有了《我的父亲母亲》的大导合作...那《苏州河》既然比较合适,第六代导演里,娄烨也算是领头羊了。
想一想朋友们,这年头每年电影有几部?不拍戏就闲着,也不太是他的风格。
所以合作合作,也是极好的。
至于被娄烨带跑偏...想太多了,他知道娄烨接下来要作死的电影叫啥,所以这一点就大可不必操心了。
“那我的片酬呢?”
“啊?”娄烨一愣。
林浩伸手过去:“我片酬多少钱?不可能就打算白嫖吧大哥?我现在还算便宜,但你也别随便打发我啊?”
“这个...耐安!你的事!”
“...”耐安扶额,早就知道这个家伙靠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