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页,第十一页,第十二页,第十三页……
一页页翻过,如同十余年前的时光在眼前流转,我得以通过蝉翼般脆弱的纸张,窥探独自走过荒芜岁月的那个幼小孩童。
日记在第三十四页的位置戛然而止。
前面的几十页,除了下边沿被水泡过,其他地方都是干燥的。唯独第三十四页,斑斑驳驳,满是大大小小的圆形湿痕。就连字迹都格外艰难扭曲:
“今天,爸爸死了,妈妈…也死了。爷爷把我关在家里,可我偷偷跑了出去。我看到他们把爸爸妈妈埋进了土里。原来,这就是死了。”
“爷爷让我别哭,但我其实并不很伤心。因为我知道爸爸妈妈没有走远,他们就在那个小坡下面,离我很近。以后我想他们,就偷偷跑去看他们。”
“我唯一难受的,那个坑太小了。爸爸和妈妈紧紧挤在一起,中间一点缝也没有。我不知道,等我死了,那里面还占不占得下我。”
“我想死了以后,还像小时候一样,躺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左手拉爸爸,右手拉妈妈……”
我再抬起眼睛时,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泪流满面。仓促移开日记本,下一秒眼泪就扑簌扑簌掉了下来。
还好,没有打在上面。
日记本上的标号,再往后,就是第五十一页。从第三十四页到五十一页中间的十几页被撕掉了,只余一些毛糙的边沿。中间写过什么,我不得而知。
第五十一页是空着的。
翻过第五十一页,到了第五十二页。字迹一下子变得和前面截然不同。
虽然还是很丑,但起码整齐了,不那么像蚯蚓爬了。字和字大概差不多大,像是拿尺子比着写的。中间也不再夹杂着汉语拼音了。
第五十二页的内容是:
“这一阵子,小志教我写字了。他只教我写‘永’,但他一定想不到,我照着书,把这些字也学会了。嗯…多练,以后吓到他。哈哈!”
之后的十几页,是我们认识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我一页页地往后翻,笑着把它们都看完。惊叹于阿来字越来越美观,日记越写越长的同时。记忆中许多已经淡忘了的点,也随着这些文字重新浮现。
原来这家伙背着我写了这么多东西呢。
让我再停下目光的是第七十五页。
第七十五页,上面标的时间是1975年7月1日。农历五月廿二。
就是几天之前。
这种时间骤然拉近的感觉让我颇感新奇,越发认真地读了起来。
那是一篇长长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