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王赵顼看着走出的苏轼,不知在想些什么。
赵能却是道:“王爷,可要派人跟着?”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糊弄赵顼,赵能自然理解,
岂料这次,赵顼摇头,说道:“不必了,苏轼既然有此心,我们便候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苏轼是赵顼选择之人,也是官家赵曙同意过的。
倘若,赵顼连自己中意之人都信不过,想必以后也不会有人为他卖命。
不值当的。
经历过青州事情后,赵顼的成长非昔日可比,恐怕当他再次返回京师汴梁,会令许多人大吃一惊。
出了青州府衙的苏轼一路慢行,他先是在青州城内逛着,虽然繁荣不盛,路人却是不少,大有可为。
路边有叫卖声,充斥着地方音调。
当苏轼走到青州驿馆的时候,他发现正在有不少苦力正在搬运碎石砖块。
苏轼拉着其问道:“敢问,这里是何处?”
搬着碎石砖块的苦力没好气道:“自然是青州驿馆。”
一旁的苦力喊道:“别搭理他了,一看便知是外地人,青州人哪里不知道青州驿馆在战乱中沦为了一片废墟。”
接着,他们便继续搬运碎石砖块,不再搭理苏轼。
“少爷,这里可是有什么怪异之处吗?”跟着苏轼的伴读苏由问道。
苏轼道:“你可知青州驿馆是因何变为废墟的吗?”
苏由挠头,不知。
“乃是因为这次的青州叛乱。”苏轼道,“当时,颍王殿下便被困在了这个驿馆之中,叛军攻打,这才造成驿馆如今狼藉模样。”
若不是因此,苏轼何至于如此关心这些东西。
从这里,苏轼可以看出,那夜战斗的激烈之处。
大火冲天,喊杀声阵阵,不少士卒因此流血死亡,全都是因为某些人的一己之私。
苏轼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