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欧阳修提及此事正合乎时宜。
韩琦也道:“确实如此。”
应彦羡等人此行代表的是大宋朝,而非个人,这脸面,自然要装扮一番的。
赵曙沉吟。
“要不,就封应彦羡一个中书舍人,另外兼翰林学士,如何?”
中书舍人是天子近臣,掌管诏旨制敕等事宜,可谓荣誉至极。
不过当即有人反对,一步升的太高,不可。
有官员建议道,既然应彦羡是治平二年进士,不如,就按照年限给予一定官职。
欧阳修呵斥道:“区区一个七品小官如何撑起我大宋朝门面。”
说这话之人简直就是不过脑袋,饭桶一个,最后丢的也是我大宋朝脸面。
接着,欧阳修呈上一封奏折,道:“启奏官家,这是河清县知县汤河明呈上来的折子,说是得了高人相助,造福了一方百姓,请官家过目。”
赵曙着人拿上来,翻阅之后不禁一乐。
“杀盗贼,救附近百姓于水火之中,智捞铁牛,造福两岸百姓,这可是大功。”赵曙道。
百官听罢也纷纷点头。
赵曙道:“说吧,应彦羡,你想要何等官职?”
哗。
百官惊然,做出此等好事的竟然是应彦羡这人。
唉,中招了。
有官员摇头叹息。
欧阳修观此场景摇头,做事藏三分方为智者,表情当不可外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