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快讯》上, 除了为武林服务的种种干货之外,还有些杂谈文章,情感随笔, 孟瑾棠琢磨着等自己什么时候有空了,再开辟一个娱乐版块或者故事专栏,她工作的时候看见有休假中的外院弟子从窗前呼啸而过, 忽然间灵机一动,准备让那些小孩子们也试试看办下简化版报纸, 名称就暂定为《寒山校报》, 算是在上学阶段,提前练习一下如何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去。
窗前梅花早已盛开,孟瑾棠一时兴起, 准备折了两支回去插瓶。她立在梅花树下, 低首一看, 发现地上的雪里混了数不清的白色梅瓣,三尺深的雪中,几乎有一尺都是落梅, 心念微动, 把书斋本来的牌匾“梅斋”换下, 改做更难明白书写者表达意图的“乱雪斋”。
由于最近诸事繁杂,孟瑾棠在永济外院停留的时间大大正常, 本来外院弟子们总觉得掌门人神龙见首不见尾, 虽然心中仰慕钦佩, 奈何缺乏接触的机会, 直到年轻的掌门师姐亲切地关照了下他们的学习生活之后……
外院弟子们觉得, 他们现在算是理解了什么叫做距离产生美。
——掌门师姐无疑是个很体贴细致的人, 奈何她的体贴范围不止在衣食住行上, 还在教学大纲上。
新出炉的教学大纲除了在外院弟子中广泛流传之外,目前恰好停留在此的韩觅侯等人,也顺带着看了几眼。
韩觅侯等人在心中估量,这些教学思路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雏形,但明显自成体系,而且与大多江湖门派中的风格不同,明显不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所能想到的。
韩觅侯想,或许是掖州王在设计教学计划的时候,下意识参考了寒山派的原始教学思路。
与此同时,比友人们迟来数日的李秀才正左手拿着刚出炉的烤糖糕,右手拿着书局新上的《江湖快讯》,边吃边看,表情认真无比。
他读着《出行时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外伤药》,觉得这篇文章风格与众不同,书写者不但行文思路格外清晰,而且在措辞上还透着股努力融入当前环境的与众不同,如果作者不是来自都婆国或者天华教那种域外之地,就是出生隐世门派。
李秀才询问书局负责人,这份报纸几天发售一次,得到的回复是暂时未定,总社那边得看看试阅版的销售回馈再行制定进一步的计划,部分栏目细节也需要调整一番。
此时此刻,永济外院内,万旺德也正在跟孟瑾棠讨论这个问题。
孟瑾棠询问:“小万掌柜觉得五日一刊如何?若是有重大事件,还可以再加印一版。”
“……”
万旺德瞬间眼神死,看她的表情,宛如看一个冷酷无情的工作狂魔。
——也不怪对方惊讶,武侠世界里,江湖人干活的节奏确实没现代社会那么密集。
孟瑾棠咳了两声,道:“其实要是习惯了,五天也不算短,真的。”
万旺德:“……”
他信了对方的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