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首辅是内阁第一大臣,但内阁中的两位次辅、中书舍人以及三位内阁大学士都是庄太傅的人,所以也可以说,内阁几乎大半落入了庄太傅的掌控。
只是内阁依旧以袁首辅为尊,他的话语权还是最大的。
可袁首辅上了年纪,当不了几年首辅了,总有一日,其中一位次辅会接替他的位置。
那时,就是他庄太傅彻底霸占内阁之时。
庄太傅明面上从不与袁首辅起冲突,只是他俩也一贯没什么交集,就不知今日袁首辅为何叫住他。
袁首辅走上前,和颜悦色地看向庄太傅:“庄太傅近日的气色越发好了。”
庄太傅客套道:“托您的福。”
袁首辅笑了笑:“庄太傅客气。”
庄太傅直言道:“袁首辅找我有事?”
袁首辅道:“倒也没什么大事,昨日我看了翰林院送来的一些古籍,修复得不错,好几处朝中大儒都拿不定主意的遗漏之处,翰林院这回都给填上了,听说安郡王也参与了编修。”
庄太傅道:“是吗?玉恒的事我倒是没太去打听。”
他是真没去打听。
但自有人禀报给他。
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在袁首辅面前避嫌,表明自己没插手翰林院。
袁首辅没单独提及《燕北赋》,是因为昨晚他挑灯夜读了余下几本文献后,发现其惊艳程度丝毫不输《燕北赋》。
他这把年纪,挑灯夜读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可他昨夜读得停不下来。
虽说他也没有亲自见过原本的古籍,可这些历史大多是能从别的古籍中得到求证的。
换言之,要修复这些古籍,需要磅礴的史学储备做基础。
且没有字迹上的错误。
便是袁首辅自己,也很难保证在那样枯燥的状态下做到一个字也不错。
袁首辅还不知萧六郎是在夜里熬夜点着油灯修复的,若是知道,只怕更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