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最强的点,也是最弱的点!
TS是翻山队赖以获胜的carry主力,如果让TS顺利打出自己的节奏,那么翻山队很容易获胜;反之,只要TS发挥不出来,翻山队十打九输。
季后赛、冒泡赛,不止一次的证明了在S10的版本里,TS的发挥就是翻山队的命脉!
翻山队vs小凤凰,16的铁男,19的凯南。
翻山队vs老干爹,06的奥恩,03的吸血鬼。
只要是TS劣势的对局,翻山队几乎就没有赢过。
翻山队之所以S8那么强而S10这么难,就是因为当年的TS才锋芒初露,无人注意,无人研究,就算劣势也可以打出自己的作用;而今TS一举一动都满城风雨,早被吃透了,所有队伍都盯着他打。
晒老师还是一样的晒老师。
但对手已经不是当年的对手了。
说到底。
翻山队也是走上了剑指队的老路,太依赖某一人的发挥。只要被针对了,什么二级抓下、三级抓上之类的,直接就可以结束比赛……
……
而叶不凡也是看准了这些,与管则圆商量之后,演练出了一套于这个赛季来说极为奇葩的换线打法。
为什么说奇葩呢?
因为换线的打法在S6之后就已经没落了。
由于当时换线打法非常的猖獗,拳头不愿意看到所有比赛甚至高分rank都在疯狂换线,于是大改了防御塔机制。中上两条默认单人路的防御塔在前5分钟拥有着额外的50%减伤,而这一效果却并不应用于下路防御塔。
在此之前,上中下三条路只是位置区别而已。
而如此改动之后,三条路才真正有了区别。
防御塔的减伤机制导致换线打法会默认损失更多的镀层,也就是说,换线的打法等于开局就把经济让给了对面下路。毕竟换到下路的上单无法阻止对方AD推线,而在中上防御塔保护机制的情况下,主动换线一方的下路一塔显然理论上会被拆得更快。
对方下路一旦吃到经济优势之后,再把双人组换去上路,也会拥有一定的优势,整个局面也会显得更从容。
所以自从防御塔减伤机制改版之后就极少出现换线这种打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