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1(3 / 6)

但问题是,很多人一出国,他就回不来了啊。

像李初杰这种傻了吧唧的,有一个都是赚到了。

吴志天可不敢保证乔御也这样。

吴志天当即道:“你放宽心,一个万人计划不算什么,我们国内有好几个数学奖项,我帮你运作一下。无论如何,一个孪生素数猜想,得奖是够了的。”

一出办公室,乔御的嘴角边挂着的笑就收起来了。

他的确不在意这个什么“万人计划”的名单,但是自己不要,和别人不给,感觉可是很不一样的。

他沉声道:“系统,把李东伟最近的研究方向发给我。”

系统心神一动:“你要进行科研竞争?”

科研竞争是学术圈内非常常见的行为。

知识的海洋广袤而没有边界,大部分人都是各搞各的。

但如果两名科学家,刚好踏足同一个研究领域,那就不得不比谁研究的速度快一点了。

科学家想要在科研竞争中胜出,需要不停地发表论文,需要申请更多的资金,这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

没有退路,赢的人鲜花簇拥,输的人一蹶不振——人们对失败者并没有那么多宽容。

不是所有投资人都愿意烧钱,让他们东山再起。

那不叫投资人,那叫活菩萨。

世界上最著名的科研竞争,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医药行业的寡头企业和多个国家之间的竞争。

这直接促使原定30年完成的基因组计划,缩短到了10年完成。

若非这该死的竞争,张开伟教授也不至于早早失业。

乔御道:“试试。”

系统顿时肃然起敬:“你比我想象中更加猛男。”

这是一国院士,哪怕再怎么水货,也不会菜到哪儿去。

如果把本科生比作刚刚踏入科研界的“倔强青铜”,院士这个级别的人物,段位已经是“荣耀王者”。

“倔强青铜”向各个机构、各个集团要钱,说自己要搞科研,无人理会。

“荣耀王者”站着不动,都有人上门主动送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