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7(2 / 5)

但,在十几年前,李安然就放弃了学术,转向了行政管理岗位,以至于没有几篇能拿得出手的论文傍身,在面对两位院士的时候,背不听使唤,自己不争气地弓了起来。

“我们已经严肃批评了校报编辑部的同学,并且予以记过处分。”李安然赔笑道,“至于另一位同学,她的辅导员也对她进行了约谈。她说卖给视频网站的原视频被恶意剪辑。这两件事,我们已经严肃处理。完全就是一场误会。”

“另外,学校的舆情监管部也联系了平台,做出相关辟谣。乔御召开学术会议的消息,也将由燕大官方微博推送。”

叶勤学的手搭在了桌子上:“误会?都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事情传出去了,信的人会信,不信的人还是骂你学校有黑幕。燕大损失的公信力由谁来负责挽回?”

李安然是断然不能说出“我负责”这种话的,只好表示现在已经及时止损。

想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新传院的都要在学校内部夹着尾巴做人。

李安然一把年纪了,还要被骂得狗血喷头,偏偏骂人的两位老学究十分讲究,来头也大,惹不起,他只好唾面自干。

但是一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除了还卧在病榻上的院长,李安然就不怵谁了。

他气到手抖,打电话给了范晔的辅导员,辅导员点头哈腰完,又给范晔打了电话,让他来自己办公室一趟。

完美展现了什么叫做踢猫效应*。

辅导员怒道:“你快点把那个报道给我删了。”

范晔脸色苍白,也不忘拿鸡毛当令箭据理力争:“你这是在抹杀新闻自由!在美国哪怕是报道总统的负/面/消/息也不会有事,我们华国的新闻界需要皿煮、自由的血液!”

“我自由你个**,自由就是让你写假新闻的?”辅导员破口大骂,“我看你越学越反动。要么删了并且发个声明表示报道子虚乌有,要么挨处分被开除,你自己选吧!”

*

在学术界,如果有人对一项成果有疑惑,并且又争不出个真假,这时候,证明成果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发表论文的那一方开学术报告会。

理论上讲,学术报告会是不需要门票的。

但因场地有限,并且门槛极高,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单位或者学校方面主办,代替报告人去发送邀请。

有时候,学术报告会也是一个刷资历的好办法。

但是鉴于不是什么成果都配得上一个报告会,如果一位学者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盲目召开报告会,很容易出现听众寥寥无几的尴尬景象。

因此,有资格开学术报告会的,大多都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或者在国际上闯出一定名声的中青年学者。

一位本科生开学术报告会,这在整个燕大的历史上,恐怕都是头一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