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发现想把你说服很难。”
“韵晓学姐呢?如果是你,你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我不会像学弟那么偏激。”
“喂,学姐,你这样说毫无疑问就是在损我吧!”
“我会劝阻你,让你别这么干,如果你不听我的话,我就不管你了,你爱闯就闯吧。”
“等一下,我觉得这样不对。如果我们知道一种行为是不好的,它可能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我们不应该更加坚定地劝说我们亲近的人将这个问题纠正吗?不然等真的由这个问题引发大事故,我们不是要后悔死吗?”
“云梦,这只是理想。你想想看,如果你面对的是你的父母,你对他们劝说了,但他们还是执意这样干,你能怎么办?总不可能对他们使用暴力手段吧?”
“这倒也是,如果他们不听,我们还真是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这会不会就是沉默的理由呢?知道自己的劝说未必有用,就干脆放弃劝说,他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等等,学长学姐,我想讨论的内容不是这个。”
“嗯?都这么半天了,你不想讨论这个,你想讨论什么?”
“我想讨论的是一个词,双标。”
“你觉得我们对一个现象由于主体不同而给出不同判断的行为是双标吗?”
“不是吗?”
“当然是啦!这不是双标是什么?”
“学姐,既然你认同了,那你对这个是怎么看的呢?”
“双标是很常见的事情吧,感觉都没有什么能比双标更加常见了,当一件事物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的时候,人的选择和态度就会发生改变,这再正常不过。”
“我们还没有确定议题,就把‘双标’当作议题如何?”
“学姐,是不是太宽泛了一点?”
“这个无所谓,大家想说什么说什么,没问题吧。”
“那就把‘双标’当作议题,大家就先盘点一下身边常见的双标行为,怎么样?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
“典型的双标行为吗?我说一个吧,我有个朋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