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山野杂家> 第一百二十四章 《所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四章 《所染》(2 / 3)

李长青抱着一卷书,站在山岗上,沐浴晨光,读着墨家的《所染》。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

墨子通过引用染丝者的工作过程的分析,从而引申出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受到不同的影响的问题。

一个人所交的朋友都爱好仁义,都淳朴谨慎,慑于法纪,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兴盛,身体日益平安,名声日益光耀,居官治政也合于正道了,并且举出一系列列子来证明这个观点,让人们更容易深刻的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如段干木、禽子、傅说等人即属此类。

一个人所交的朋友若都不安分守己,结党营私,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衰落,身体日益危险,名声日益降低,居官治政也不得其道,如子西、易牙、竖刀等人即属此类。

阐述墨家人性论的核心观点:人性如丝,必则所染。

在墨子眼中,人性无先天善恶之分。

每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待染的白丝,素色是人的底色。

受到不同的影响,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儒家的观点则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李长青读完《所染》后,觉得无论儒家的人性本善,或者墨家的人性如丝,都不太正确。

但两者都在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可以值得肯定推广的。

晨读结束,李长青到菜地里锄草收割韭菜。

山下,李大江家里。

“大江,你们都很早嘛!”

周老先生清早醒来,发现李大江、李红豆、李长亮都已经梳洗完毕。

“老师,您可能不清楚。每天来李家坳听青娃读书的人实在太多,一旦去晚了,连站的位置都没有。”,李大江道。

“读书?读什么书?”,周老先生问道。

“说不准,要不今天跟我们一起去?”,李大江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