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闲观儿媳们争奇斗艳> 第136章 又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又到(1 / 4)

姓乌的并未回答。

他也不管还坐在马车上的我了, 转向果儿给她讲西疆的风土人情、物产地形,以及贸易文化、宗教战争。讲到西疆跳胡旋舞的姑娘时,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 眉飞色舞,声情并茂,连嗓音都提高了不少,惹得我心里直痒。

最后潦草地回望了一眼长安城,就放下车窗帘,竖起耳朵专心致志听他讲西疆姑娘的深邃的眼睛和长长的睫毛。

跟随入疆的商人沿古道往西走,进入沙漠前变卖马车换乘骆驼。坐在驼背上晃晃悠悠,目睹高耸的烽台和连天的沙漠,会时不时地想到姜初照, 想知道他当年路过此处时会不会也觉得心浮忧思,意落苍凉。但又在看到蓝天白雪、清水绿原时, 稍觉慰藉, 坚信他也曾看过这珍贵的景色和沁脾的愉悦, 于是心满意足, 望果儿一笑。

当然更多时候是把姜初照抛于脑后,只想着自己爽的。比如晴好天气里等驼队休息时, 跟随老乌亲手去摸从大宛来的汗血马,爬到极高的沙峰上一人坐一个木板上往下滑,一起去毛皮贩子那儿买了牛皮宽檐帽挡着炙烤着皮肤的太阳, 但老乌觉得还少些什么, 连夜给我缝了一个蓝色面纱, 帮我系在耳后, 然后满意地笑道:“你皮嫩, 这样能暂且挡一挡风沙, 不会被吹出皱纹来。”

我看着面纱上整齐细密的针脚,赞叹道:“乌先生这针线活做得可以哇,令夫人真有福气。”

他眯眼看着我笑:“是挺有福气的。”

我就生出一阵恶寒,赶紧离他远点儿,并且有强烈的直觉,若是他夫人知道自己夫君给姜公子缝面纱后还对姜公子笑后,应该挺想把姜公子碎尸万段的。

*

五月中,我们终于抵达高昌。

在围着绿洲建起的高昌城中,租到了一座光线极佳且超级漂亮小院,小院的风格跟京城、跟长安大不同。院前有清澈的小渠流水,院内有葱茏的葡萄藤架,三面两层的平顶小楼拔地而起,楼下有一层连廊围着,连廊下还放置着藤椅软塌。

姓乌的告诉我这种房子叫“阿以旺”,意思是“充满阳光的住所”,这儿的人大多都住这样的房子,就地取材用土木打造,墙厚窗小可御寒遮暑,楼上可晾晒瓜果,廊下可小憩纳凉。

“还有半个月,葡萄就成熟了。这儿的葡萄更甜,更香,而且有新品种,可以不吐皮,跟京城的完全不一样。”姓乌的喜滋滋同我道。

自此,我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葡萄藤架下,揪一个葡萄尝尝有没有成熟,每次都被酸到五官皱缩。

老乌比我起得还要早,每天清早他都在藤架下,宛如一条年迈的老狗躺在摇椅上缓缓晃悠。这老狗还绝口不提找他夫人和老管家的事,见到我就跟我乐呵呵地招手,还鲤鱼打挺般坐起来,把石桌上微热的羊奶和刚出炉的烤包子递给我,整个人殷勤得就差身后长个尾巴一直摇了。

连续几日过去,我便忍不住,蹲在石桌边啃包子的时候,不屑地问他:“你该不会想纳我当妾吧?我劝你迟早死了这条心呢。”

“怎么会纳你当妾,”他俯身看我,睫毛弯弯的,露出有些好看的牙齿来,“我夫人有点凶,大抵容不下我娶旁人。”

“那你何时去找她?”

“等她告诉我,她很想我的时候。”

这话稀奇古怪的,惹我眉头深锁白他一眼:“她又不在你身旁,怎么告诉你。”

姓乌的就只低声笑,什么也不回答了。

*

长安有长明街,高昌有不夜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