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琦说的,其实还是少的,赵煦对于大宋朝廷的体制深恶痛绝,恨不得推倒重建,岂止是这几样?<r />
<r />
沈琦话里的意思,其实还是朝臣对于赵煦与大宋朝廷酝酿的各方面的改革抱有怀疑、迟疑,这里的‘朝臣’,除了态度鲜明的‘旧党’,还有‘新党’,哪怕是章惇,对很多内容也不是那么认同,只不过在于赵煦的强压制下,章惇等人默认了。<r />
<r />
章惇等人可以不说反对,但下面的人,就没有赵煦直接的压力,六部以及各寺等高官,都对此议论纷纷,对于这份‘政体’改制方案,他们的槽点实在太多,不吐不快。<r />
<r />
赵煦拿起茶杯,静静的喝了口茶。<r />
<r />
这种情况,他早有预料,也留足了操作空间。<r />
<r />
赵煦想着,放下茶杯,笑着道:“有异议是正常的,既然是讨论,就要畅所欲言,让他们整理好,上报政事堂,政事堂如果处理不了的,朕再来。”<r />
<r />
沈琦见赵煦话里没有退让的意思,只得抬手道:“臣领旨意。”<r />
<r />
赵煦抬头看了眼外面,道:“十三路的巡抚新名单,出来了吗?”<r />
<r />
沈琦放开刚才的话题,神色轻松不少,道:“据臣所知还没有,有些人有退意,朝廷对一些人的能力也不太满意,有些争执。”<r />
<r />
大宋严格意义上的‘大路’有二十三个,抛开开封城所在的京畿路,还有二十二,在赵煦以及政事堂,已经在合并了。<r />
<r />
若说对朝臣的了解,没有人比章惇、蔡卞等人更清楚了,赵煦也不及。<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