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裘化真仍犹豫。
黄湘玉手一挥:“就这么定了,明日不必等天亮,鸡一叫咱就走,婶儿在村东的大槐树下等你。”
“好……那谢谢婶儿。”
裘化真回家,将这事儿告诉柳氏和裘蕊儿,两人都很承她的情。
“你婶儿心善又聪明,可惜命不好,大着肚子就死了男人,亏得她熬过来了,不然不知得怎么样呢。你们往后得多照拂些她。”
“知道了娘,等赚钱了我第一个孝敬您,第二个就是婶儿。”裘化真说道。
柳氏笑着没吭声,她是庄户人家的妇人,心里头始终觉得种田才是正道,卖酸笋这种事儿,在她看来是靠不住的。
但闺女如今一头热,她不愿扫兴,也不好多说。
过了会子,裘化真突然囔着头痒,柳氏给她解下头上的纱布,伤口果然都结痂了。
大伙儿都十分高兴,裘化真也高兴,做饭的时候就格外用心。
除了酸笋、萝卜丸子、榨菜烩豆腐,她又添了一道清香软糯的鱼茸蒸菜心,馋得裘馨儿差点把筷子吞掉。
睡前,裘蕊儿把明日要用的东西清点了两遍,裘化真心里存了事,翻来覆去睡不着,裘蕊儿硬是守着给她盖了三回被子。
隔日和黄湘玉汇合,裘化真眼下一圈儿乌青。
黄湘玉了然一笑,帮她把坛子等物拿到板车上。
“昨儿没睡好吧,婶儿头回出摊也一宿没睡,收摊的时候人都快散架了哩。咦,蕊儿咋没跟你一块儿来?”
“姐还得在家烧伙哩,我就一坛子酸笋,一人尽够了。”
黄湘玉于是道:“不够也不打紧,还有婶儿哩。”
说着推起车,两人一道往镇上去。
其间裘化真抢着帮忙,被湘玉妇拒绝。
两人去到豆腐摊上天刚亮,卖菜的街面上没什么人。
黄湘玉支起摊子,卸下大木桶,裘化真帮着一块儿把豆腐、干子、千张等归类码好。
等忙完,两人草草吃了两个馒头,东方开始泛红,买菜的人陆续过来。
因黄湘玉心灵手巧,做的豆腐好吃,很快便有了第一个主顾,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
“张婆好,这么早就来买菜呀。”黄湘玉热络地打招呼。
张婆叹道:“哎,我又不像你们小年轻,年纪大了睡不着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