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玉急得火烧火燎,裘化真便拉她到一旁,与她细说一番,黄湘玉得知她们卖的价钱很高,能妥妥地置下几亩良田,这才转悲为喜,不过还是念叨道:“往后再有这样的事儿,可得先和你们娘商量下,妄不可自作主张。这次虽说没吃啥亏,往后就不一定了。你们年纪小,又没经过事,不晓得外头的险恶呢。”
“婶儿,我们省得的。”裘化真忙笑着应了。
其实黄湘玉和裘蕊儿都不知道,就算这回沈掌柜不提,裘化真也会想法儿把方子卖出去。
酸笋是时令菜,过了这季得等明春。她脑子里好吃的东西多着呢,有了这本钱,到时做什么不能赚钱?实在没必要把这方子捏在手里。
况这次和沈掌柜结下善缘,她心中已经有新的计划,相信过不了多久,她们一家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了。
经了这一事,黄湘玉无心再卖豆腐,便提前收摊。
裘化真赚了银子,提议下馆子去,被她拒绝了。
她们最后还和上回一样去吃了馄饨,裘蕊儿从未吃过这样的东西,把那虾米熬的汤全喝了,裘化真怕她没饱,又去镇上最有名的何记包子铺买了桂花酒酿和肉包,几人坐在板车上,又吃又喝,直到撑不下了才罢。
“婶儿,我想去街上瞧瞧,扯点布料回去。”裘化真说道。
黄湘玉亦赞同:“你们都是大闺女了,既有了钱,就不该再亏着自己,该好好做两身衣裳穿。”
黄湘玉停了板车,把银子背身上,领她们去了清风镇上卖布匹的一条街。
看了几家,大多是些时兴绸缎,有织锦的,也有缂丝的,裘化真觉得价格太高,也不适合自己的身份,黄湘玉便说:“我们往里头去,外面租金高,货也高档些,里面实惠的多,更适合我们庄户人家。”
“婶儿,我二伯母家是不是也有布匹卖?”裘化真边走边问。
“哎,她那是杂货铺,顺带卖些布头,位置也偏,哪能和这条街面上的比?”
黄湘玉把裘化真领进一家铺子,对老板娘道:“陈姐姐,我侄女儿要买布,你把时兴的花样各拿几匹出来让我侄女们挑。”
“哎,来了。”老板娘立刻去后头拿布。
裘蕊儿却急道:“婶儿,要不了那么多,两三匹就够了。”
裘化真却笑:“姐,瞧瞧又有什么打紧,总归要花钱的,当然要买可心的。”
老板娘分两回,共抱来八九匹布料,都是棉布,颜色十分鲜亮。
“小妹妹,这些都是今年南方时兴的样式,你慢慢儿挑。”
老板娘笑眯眯地说着,又向黄湘玉夸赞:“黄家妹子,你这俩侄女生得可真惹人疼,瞧这大眼睛小嘴巴的,和你一个模样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