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说笑几句,也就散去了。
第二日,各家姑娘们陆续上了门,小米也没有多理会,当真是全都交给了韩姨母教导,不曾多嘴半句。
韩姨母放了心,也就自在多了。
小米实在也是顾不过来,因为陆老大夫妻在这一日出发去泉州。一千几百里的路程,虽然有村人同行,有陈家管事听用,也找好了搭伴的车队,但她还是免不得惦记。
吃穿用物,盘缠银子,林林总总加一处也是繁琐又复杂。
村里各家各户也是如此,爹娘拉了儿子的手嘱咐了又嘱咐,直到后生们恨不得捂了耳朵。
直到日上三竿,不得不离开的时候。陆老大夫妻跪在院门前磕了头,其余后生也是同样跪倒,惹得家里父母长辈抹了眼泪。
陆老爹扶了长子,拍拍他的肩膀,只说了一句,“去吧,多写信回来。有事多听你媳妇的,家里有小米呢。”
小米也是拉了嫂子的手,很有些舍不得。
陈月仙早有安排,低声道,“我留了红梅看院子,平日你就让她过来伺候,有事还是比青花青玉两个顶用些。”
“好,谢谢嫂子。”
再不舍的离别,还是到了分开的时候。
待得送了车队离开老熊岭,村里好似一下就空了很多,清静的有些让人不能适应。
村头老狗的叫声都能响彻整个村庄,爱热闹的鸟雀都不愿飞来村里捡食…
倒是南下的车队里,后生们欢喜的不肯坐车,骑着马前后跑动,欢快的犹如得了自由的小鸟。
而泉州那边,刘家也早就迎回了多日不曾回家的长子。
刘家人口简单,一家四口,刘老爷连个通房侍妾都没有,当然夫妻恩爱是主因,但夫人陈氏娘家也是门第高,亲兄长是泉州府尹,无人敢欺。
听得长子说起要同好友家里合办作坊,读了一肚子圣贤书,却只换了个举人功名赋闲在家的刘老爷就要呵斥,但刘夫人却极力支持儿子。
于是,这事就定了,无论是人手还是银钱都是要什么给什么,生恐儿子在好友跟前落了脸面,也盼着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