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吃过午饭,刘富贵叫上雇的几位叔叔大爷,大家一起去烤房出烟。
说实话刘富贵对这第一次出烟,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虽然他对自己脑海里传承的农业知识深信不疑,但是刘富贵知道,自古以来,佛经都是好佛经,只不过有时候被一些歪嘴和尚给念歪了。
传承的东西再正确,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来的结果未必是正确的。
尤其是烤烟这活儿,那是相当有技术性。
刘富贵用的烤房,还是村里大集体时候建造的,现在不管是政府还是烟草公司对烟农都有优惠政策,村里对烟农也有照顾,即使拿不出钱补助烟农,属于集体的烤房还不能提供给烟农免费使用吗。
刘富贵也去烤房里考察过,发现烤房的火炕布局,木架结构,都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因为这些不合理,也会对烟叶的质量造成影响。
但是想改变烤房结构已经不可能,刘富贵只好嘱咐负责给烤房看火的几个大爷注意几个问题,并把这几个注意事项写在纸上,贴在火口一侧,时时警醒这几位大爷。
现在终于到了出烟的时刻,虽然刘富贵知道如果这一火失败了,烟棵上还有烟叶,后续还能采摘好几茬呢,可是根据传承,他应该第一火就能成功的,他可是不想一上来就让自己失望!
至于用透视眼往里透视,因为透视出来的物事颜色不正,那是看不出烟叶的品级来的。
看着几个大爷用镢头把封门的泥皮刨开,刘富贵的心里也在七上八下地忐忑起来。
封泥刨干净,烤房的门口露出来,同时飘出一股烟草的清香。
一位大爷抽了抽鼻子:“嗯,闻着这个味儿,这一笼烟肯定不错。”
刘富贵怀着激动的心情率先走进烤房。
当刘富贵无比郑重地捧着一竿子烟叶从烤房里出来,那些叔叔大爷全部围拢上来,都着急要看看这一笼烟的效果。
因为他们都知道富贵从吕凯手里接手的烟田,那片烟田吕凯已经烤了两轮,质量很差,收购站根本不收。
现在到了富贵手里,富贵一直在给烟叶喷药,浇水,还让人在烟垄上刨土,露出一部分烟棵的根部,大家对富贵的这一番管理都看得一头雾水,不知道效果如何?
哗!周围这些村民全部发出一阵惊呼,因为竿子上烟叶看起来质量好极了。
同样是一颗烟上掰下来的烟叶,属于吕凯的前边两轮,烤出来的烟叶青的青黑的黑,即使有几片看起来发黄的烟叶,上面还有斑点。
可是刘富贵手里这一竿子烟,看起来颜色金黄,叶面厚实,这绝对是很好的烟叶了!
“富贵好技术啊!”一位大爷由衷地说。
“对啊,好技术。”人群轰然一下子议论起来,全部惊叹称赞富贵居然还有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