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照从一旁的船坞内走来,看着码头上的这傻大个,心中有些哭笑不得。
他朝码头上的刘二锤叫了一声,“大个子……”
刘二锤转身看着身后不远处的余正照,有些茫然的看了一下四周。
“别看了,叫的就是你。”
余正照朝他打了个手势,是以他过来。
刘二锤走到余正照身前恭敬的出言道,“余老您找我。”
余正照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到了他手中,“这是少爷让我转交给你的,让你去带给胶州城内的王管事。”
刘二锤兴奋的从余正照手中接过信封,面容高兴的说道,“少爷原来是有事交给我,并不是把我忘了。”
易县城外已经成为了一块难民聚集地,官道两旁已经搭起了不少的地窝子。
这些流民,个个面黄肌瘦,形容枯槁,眼睛内尽是茫然与无措。
县令黄清远在城门外建了一个粥棚,每天只有粥棚开始施粥的时候那些难民眼中才会出现一丝生气。
但每天施的那些米粥都是米汤烧的水,其内根本就没有多少干货,但为了那一碗米汤水,不少人都是不愿离开此地。
在大梁国的律令中,赈灾的米粥最低标准都是插上筷子不倒不上浮的,粥厚插筷只是最低标准,低于这个标准灾民吃了很有可能饿死。
而现在的易县城外每天都有,每天都有不少人因饥饿而死亡,就连尸体都没有人愿意去清理。
但这些窝棚之间,每到晚上。都曾流行着各样罪恶的交易。
强者凌弱,抢夺财物,孩童幼女被拐买,一个粗黑的慢头,就可以换去一个女子的贞节,大姑娘白送人都不要,一切都是为了活命。
只要能活下去,至于别的东西都不重要,天灾下的黎明百姓,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人权可言。
刚才已经来了一队官兵,给这些难民倒了一些米汤水后就收拾东西离开了,连一刻都不愿停留。
在人不注意的地方,一个衣衫破烂、面容黝黑的人混进了地窝子中。
虽然他的外表看似狼狈,但眼睛中却泛着神采,整个人也是行动迅速。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