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家的房子曾经搬过两次, 一次是工作需要,一次就是家里孩子太多,原本家里是两个卧房的,可孩子多了没办法,只能自己把半个阳台隔成了小房间。
这也导致祁家没有阳台, 唯一能看外面的就是另一半阳台弄出来的厨房。
像是祁家这样的其实还算好的, 现在城里很多人家为了家里孩子结婚只能把阳台往用木板之类的材料尽量外面加, 几乎成了遮天蔽日的“空中楼阁”。
有隔着巷道的两栋楼甚至会因此加成一个木板相隔的“邻居”。
这一年一家七口人, 挤在这么一套小房子里闹闹腾腾的过了个年, 因着气氛融洽,倒也没觉得拥挤烦闷。
大年三十那天中午吃了午饭之后, 祁云还牵头带着一大家子都去看了场电影, 再去拍了张全家福,等洗出来之后凝开芳让祁云给南城那边的祁丰也寄去了一张。
今年原本祁丰是打了电话在祁海茂单位里说了要回来的,结果临时又有个什么演练任务,有的事祁丰不说祁云他们这些家里的也不会问,因为都知道,要是能说的祁丰都会说,他对家里人不是那不爱搭理解释的性子。
年前腊月里挑了个日子, 昊斌的父母拎着礼物上门拜访, 两家也没走别的名堂,就排了两边客人的上班时间, 合计出了个办喜事的日子。
聘礼嫁妆两边都是真心实意的为两个孩子着想, 倒是没起什么分歧。
昊斌的妈回去之后还跟自家婆婆念叨了好几句, 没想到亲家那么通情达理。
之前一打听,都说祁芬的妈是个蛮横不讲理的,连自己亲闺女一分钱嫁妆没给就撵了出去,听说现在那闺女年纪轻轻的就在胶鞋厂里累死累活的干搬运的重货。
当时昊斌妈还担心了一阵子,儿子说的那姑娘可是温柔的性子,要是有个那样的妈,以后两家做了亲家可不有得闹的么?
现在接触之后倒是放心了。
“之前我就说了,那外头嚼舌根子的话听不得,现在你明白了吧?”
昊斌奶奶杵着拐杖咧嘴乐呵呵的笑,昊斌妈受教的点头,“还是妈说得有道理,我以后肯定记住了。”
祁云这里一走肯定是要明年春节才能回来,昊斌跟祁芬年龄都不小了,要办事就早点办了。
恰好大年初一祁丰那边发电报回来说是再过几天大约初十晚上就能到家,这次回来能停留到十五元宵再直接回军校。
这下子也别犹豫了,凝开芳连忙约了昊斌家的人出来,把原本还没确定是哪一天的喜日子就定在这个时间段里了。
祁云需要在正月二十之前抵达学校报道,然而鉴于祁云是拖家带口去上学,所以至少要提前五天抵达平城。
即使祁云已经写信拜托老王帮忙找房子,可到了那里还是需要自己亲自看看,再交接一些房屋手续。
刨来算去,最后祁芬跟昊斌的喜酒定在了正月十二这一天举办,因为这一天是周日,很多人单位都会在这一天给员工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