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春雷乍动,破土之日,砖窑开建。
萧濯提过的那批老兵得了消息之后,在正月里就从各地携家带口的动身了。
这群老兵之前都是从西北的战场上退下来的,有的年纪大了,有的身上有残疾了,就主动回到了家乡,都没有打算留在西北军里拖累整体,只是绝大多数的老兵伤兵回到家乡后,生活得都不如意,养家糊口都是问题。
但是突然从去年开始,就有人开始安排他们这些老兵伤兵们的去处,听说还是大将军临走之前安排下来的,留下的人照着执行。
去年四月,这些老兵伤兵们听到大将军西去的消息真是悲痛不已,他们都是跟随过大将军平定西北的,都为西北的安定付出过血汗,大将军年纪比他们还小呢,却走的比他们还早,感情上所有人都过不去。
哪知道,他们就算离开了西北,大将军也是把他们这些人放在心里的,知道他们的日子过不下去,转眼就让他们来了江南,其实一些老兵之间也是互相有联系的,大将军让人安排这些老兵的去处,一些人在去年就听到了消息。
最开始的两批到了江南后都往家中传了书信,没过多久那些人的女眷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过了年也去江南。
而这第三次调集老兵伤兵去江南的消息传下来,却与前两次不同,这回是可以带着家人同去的,有了之前两批人的基础,和对大将军的信任,所以第三批赶到江南的人数要比前两次多上一倍有余,算上老兵伤兵和他们的家眷,足有七十余人。
在砖窑开建不久,这些人陆陆续续的就到了,这些人是先到了凤阳,然后有萧濯的人安顿,再一起去兰溪,在去兰溪之前,这些人就自愿签好了卖身契。
钟晚颜见过这些人,说了同第一批伤病老兵们到凤阳时一样的话,见无人离去之后,钟晚颜便先将这些人分了组,这七十多个人中,有四十多个男人,钟晚颜分了三十多个男人去和工队一起建窑厂。
到江南来的一共三批老兵伤兵,第三批有三十个女人,加上前两批老兵伤兵们的女眷人数,这三批女眷加起来就有七十多个,钟晚颜本打算让这些人去开荒种田的,因为女眷人数众多,种田的速度也不比壮劳力们慢多少。
不过在见过了这些人之后,钟晚颜就发现了新的问题,就是这些古代的军嫂们,大多数利落能干的程度不比男子差,但是还有一部分是真的片柔弱型的。
钟晚颜只好将女眷们做了分组,身强体壮的则是按照原计划去开荒种田,身体比较孱弱的,则是都被分去了厨房,正好已经过完了正月,吴氏也已经离开了,厨房正是没人张罗的时候,钟晚颜挑了十五六个军嫂去厨房负责每日的三餐。
厨房里分去这么多人,是因为不只有钟晚颜这一个小院里的人,还有那些砖窑里的那些壮劳力们,建房子的工队,开荒的女人们,干的都是力气活,饭量也就大,厨房也是新盖起来的,要不然钟家二进小院里的厨房空间可转不开十五六个忙碌的女人们。
做饭也是一个力气活,一段时间下来,这些原本偏柔弱一些的军嫂们,都觉得自己的力气变大了。
这些老兵伤兵们的女眷到了江南,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子嗣,小孩子加起来就有二三十个,钟晚颜便安排了这些小孩子们跟同村的那几个孤儿去临时改成的村学里上学,等到村学建成之后,再搬进新的院子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