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从长坂坡开始> 第250章 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0章 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5 / 6)

大汉成年人每月是食盐三升的标准,但许多百姓皆是淡食之。

饭都吃不起,更不用说盐了。

所以江东才会富庶,他们的地盘不仅随便种些粮食就能两熟吃得饱,而且手中还握着盐。

可讲道理蜀中是产盐大户,不至于把马的价格压得如此之低啊。

“三斤盐换一匹马。”

蓝光光确认无误,实在是他们这些人获得盐的方法也少。

三斤盐换一匹马,对于他来说,当真是肉疼的不行不行的。

纵横前后两汉来说,马匹的价格一直在变化,好的耕马在万钱左右,而战马则可能是十万钱。

史记中记载商人卖出二百蹄获利二十万钱,则一匹马的价格在四千钱左右。

在汉灵帝的时候,一匹马可以卖到二百万钱,关平不晓得是钱不值钱了,还是河西马价上涨的太快。

如今中原正常的战马价格是在两万钱往上,边地的马在五千钱,到一万钱的范围之内。

兴许大西南的马,在大汉它不属于战马序列,故而价格压的极低。

在大宋的时候,一匹水西马的价格值百斤盐,差二十斤就是一石了。

三兄弟社团需要战马,可没钱购买,也没有渠道。

至于盐,自家还缺呢,上哪整盐去?

为今之计,大概只有先用黄金换取马匹,至少他能驮着步兵跑,等到了地方,在下马变成步兵。

“为何蜀中人士不会用盐,换取他们的马?”

“蜀中也有此等马,并不稀缺,而且这价格是蜀中大户定下来的。”蓝光光想了想,又开口道:“蜀中大户更喜欢的是河曲马。”

河曲马在甘陇一带,良马,时称“秦马”,景帝年间,在西北边郡设立马苑36所,养马30万匹。

当时已从西方乌孙、大宛等国输入良马,改造土种马,促进了养马业的发展,那里的人善养马。

而这些黔马对于河西马而言,一个是驮马,一个战马,战马的价值当然更大。

关平望着远处的群山,仔细回忆,益州是产盐大区,这毋庸置疑。

等等!

关平猛然想起了,全国第二大的产盐区就是湖北这一块,只是自古历来被视为缺盐地区。

唐朝的时候有微弱的采盐记录,后来不了了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