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着太史子义一人,怕是有些孤木难支,理应多叫几个人来帮忙。
孙家在江东属于次等大族,也就是排不上门面,家族的社会地位不够强大。
孙权为了巩固自家的统治,总是在争取大族的支持。
在孙大帝统治江东初期,主要争取的是南渡的淮、泗大族人士的支持,其中代表人物有周瑜、鲁肃等。
在淮、泗集团衰落后,又是争取江东本地士族的支持,同时平衡这两方在孙氏集团当中的势力,免得一家独大。
故而孙大帝的思维是御将之道,平衡各自的利益麾下,给忠于自己的大将分配利益,在外则是吸引使用江东大族的智与力。
在弱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支抗衡北方,以保证孙氏政权和江东大族利益的军队。
故而东吴的军队大多数是可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这种继承权,以保证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侵害。
在统治江东初期的时候,孙大帝对于他麾下的大将是相当的不错。
孙权不听被人的谗言,说与诸葛瑾神交已久。
当众指着周泰的身体问他的创痕都是怎么来的,给周泰挣面子,甚至还哭了几鼻子。
等下次陈武在合肥战死,孙大帝很是心痛他不能陪自己走下去。
特别贴心把陈武的爱妾赐死,给陈武殉葬,免得他一个人在墓中太孤单了。
当吕蒙偷袭荆州得手后病重,孙大帝千金募医,想要把他治好。
可惜被江东医生直接说出了华佗三连,哎呦额,这脑瓜子,得开瓢,那也没救了!
吕蒙遂卒!
凌统死后,更是把他的两个儿子养在宫中,经常让他们看看兵书,学习武艺。
对于麾下大将,孙权也是颇为宽容,忘短记长,他说鲁肃有一短,但不足损其二长。
潘璋这个人爱慕虚荣,经常穿一些不和他身份的衣服,甚至看见部下吏兵谁家里有钱,就杀了他们,把吏兵家里的财富掠夺走。
就这种上将,偏偏禁令严明,听闻只有几千兵力却能起到双倍的战力。
大概他麾下也是些仇富的士卒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