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战之后起,英国在美国面前,就成了彻头彻尾的小弟。
大哥说什么,小弟就得干什么。
随着华盛顿当局对英国唐宁街十号施压,英国方面,针对【窃听门】丑闻的动作也开始加速了起来。
短短半个月之内,《世界新闻报》内,包括现任总编在内,就有超过十人被捕,前任记者,在bbc电视台公开了【窃听门】丑闻的肖恩-霍尔,也“自愿”成为了一名“污点证人”,对《世界新闻报》提起诉讼。
而在北美,fbi接手案件之后,动作也是非常的迅速。
不知道fbi找到了什么证据或是“疑点”,在一天之前,纽约的法庭就宣布,限制新闻集团董事长兼ceo,默多克家族的掌权者,鲁伯特-默多克的行动。
后者被判定为“重大嫌疑人”,虽然并未正式批捕,但行动也受到极大的限制,若是要离开纽约,必须有“适当的理由”,并得到法院的许可,否则警方可以采取任何“有必要的措施”。
这样的办事效率,一点都不像是以拖沓着称的北美。
就连罗杰这个“始作俑者”,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得如此迅速。
不过再仔细想想,罗杰也就回过神来了。
9-11事件遇难者家属的遭遇,让北美的绝大多数平民,站在了抗议的立场上。
而新闻集团对普鲁士亲王家族的监控,则让那些站在幕后控制这个国家的财团们震怒。
当这两个在大多数时间完全对立的阶级,难得地站在了同一立场上的时候,无论是想做什么,都是很高效的。
虽然一手推动了【窃听门】丑闻的爆发,但事情发展得如此之快,却是罗杰所不希望见到的。
若是新闻集团倒下的速度太快,比如说,在【量子娱乐】与康卡斯特达成协议之前,新闻集团就已经倒下。
那么最大的好处,肯定是轮不到【量子娱乐】,甚至连汤都喝不上。
那些大财团们,对付新闻集团,绝对不可能单单只是把新闻集团打趴下了就收手。
既然已经出手了,该拿的利益,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半分的。
想要在这些大财团的夹缝中,为【量子娱乐】捞取足够多的好处,至少,新闻集团不能倒下得太快。
再怎么差,也得坚持上几个月的时间。
随手在备忘录上记下一笔,罗杰没有立刻去思考如何处理这件事,而是继续翻阅着手中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