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摇滚教父> 第748章 疏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8章 疏漏?(2 / 5)

项目获得的评价越高,无论是制作端,还是发行端,在公司内部所能得到的资源也就越多。

由高到低,按照ABCD的顺序排列下去,其中在审核部门那里得到D级或者更低评分的项目,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被批准立项。

A类项目,已经是优先级最高的级别了。

哪怕是乐队自己的项目,也就是“A类项目”而已。

这种项目的评级标准,除了项目本身的“计划书”之外,更多地还是看明星自身的商业价值,以及过去一段时间之内的表现。

比如说像【Darkness】乐队,无论是专辑还是巡演,只要有一份说得过去的计划书,得到的评级一定是“A”。

毕竟,流行乐坛和隔壁的好莱坞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无论是专辑还是巡回演出,在吸引歌迷方面,主要依靠的还是明星本人的个人魅力。

在这一点上,大牌明星本身就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

在之前与环球音乐集团开战的那段时间里,【量子音乐】从环球这个此前的唱片业霸主旗下挖角了不少的明星,其中虽然没有什么顶尖巨星,但算得上大牌的,却也还是有几位的。

再加上诸如泰勒-斯威夫特、贾斯汀-比伯这些【量子音乐】自己培养出的大牌,至少在明星资源这一块,【量子音乐】已经是站在了整个行业的顶点。

拥有着数量众多的明星,也意味着【量子音乐】在同一时间内推动的项目数量会急剧增加。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直接的问题:【量子音乐】的工作人员,人手不够用了。

单单只说制作的部分。

以专辑项目为例,尽管【量子音乐】旗下,有着数量众多的制作厂牌,但想要同时推动上百个专辑项目,还是显得颇为吃力。

甚至于,就连负责项目的最高“负责人”,唱片制作人,数量都不够用,不得不向外界的独立音乐制作人,以及他们的工作室寻求合作。

和不属于公司的独立工作室合作,除了有诸多不方便的地方以外,最大的问题是会显着增加成本。

这里边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沟通环节不通畅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比如大牌的独立音乐制作人,在对方明显急于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索要高价等等。

至少在这些与外部工作室合作的专辑项目中,录音室制作成本这一块,各个项目都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不等的预算上调。

如果是单一的某个项目,这些成本的上涨倒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毕竟,上涨的仅仅只是录音室制作这一块的成本,放到整张专辑从筹备到宣发的整个过程,哪怕往高了算,最多也只会占到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比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