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依耶塔-哈森因为性格和能力的问题,始终无法做到独当一面,但在助理这个位置上,罗杰却是从未见过比她更加出色的人。
助理这个职业,说出去感觉好像有点Low,但实际上,它却是很重要,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无可替代”的那一类。
任何一家公司,若是换了职业经理人,新上位的CEO做的第一件事,通常就是带来自己最得力的团队,其中或许有些位置是会随着职业经理人自己的习惯而变化,但无论如何,工作助理是一定不会少的。
对于许多的富豪来说,也同样如此。
一个优秀的助理,可以让他们将精力专注于“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为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费神。
事实上,越是身处于上层的人,就越是不会小看“助理”这个职业。
或许那些小公司里边的底层助理,确实是个人都能干,但在这个职业上做得足够出色的那些,无论是哪一个,对他们的雇主而言,都是几乎不可能找得到更好的人来取代他们的。
就像是依耶塔-哈森,之前乐队曾经尝试过用惠特尼来代替她。
惠特尼做得并非不好,但和与乐队合作数年所培养出的默契相比,总是少了些什么东西。
因为这一点,再加上依耶塔-哈森自己“主动降职”的意愿,乐队一番权衡之下,还是让依耶塔-哈森来负责助理的位置,将惠特尼“外放”出去。
主动申请降职,若是在太平洋对岸,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拼了命地往上爬还嫌不够,哪会有人嫌自己的权利地位太低的?
但在西方,这种情况却是很常见的,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依耶塔-哈森,是认为自己能力不足。
也有人是不愿意承担太大的压力,喜欢更加轻松一些的岗位。
同样的,也有那种单纯只是特别喜欢某个职业,只想在这个位置上干上一辈子,不愿意挪动地方的。
最后一种情况在硅谷的互联网公司当中非常的常见,谷歌的创始人就曾经抱怨过,自己一手带起来的那支技术团队,没有一个人肯去转行做管理的,甚至有人宣称自己“死都要和代码死在一起”。
在思科,也确实存在拒绝了无数次升职,一辈子钻研代码,一直做到六十多岁的“传奇程序猿”。
如今,依耶塔-哈森也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至少是显露出了一些苗头。
不过站在罗杰的立场上来讲,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不用去担心依耶塔-哈森换了“更有前途”的位置之后,如何找出一个更加合适的“继承人”的问题。
走神了一会,罗杰摇了摇头,将注意力收了回来,重新关注起眼前的稿纸。
《逃离伊甸园》专辑的曲目不多,加上“原本不属于这张专辑”的《加州旅馆》,一共也只有十一首歌。
曲谱都是现成的,罗杰只需要按照乐队自身的风格和习惯,进行一定的“适应性调整”即可。
改编起来,也不存在太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