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量子音乐】在亚马逊和E-Bay上的旗舰店,午夜零点,专辑准时上架,仅仅只是过了不到两个小时,销量就突破了一百万大关!
当然,是两边相加之后的数字。
负责《Nevermind》项目的迭戈,兴奋地直接在办公室里跳起了舞。
“追加!立刻追加订单!”
迭戈手舞足蹈地大喊着:“给太平洋对岸的厂商打电话,我要追加五百万……不,八百万张CD!”
现在北美时间是凌晨,为了第一时间得到《Nevermind》的销售数据,迭戈才带着几个助手留在了公司里加班。
不过因为时差的关系,太平洋对岸倒是白天,正好是下午时分。
助手生怕迭戈兴奋过头,再三确认之后,才匆匆忙忙地跑出去打了一通电话,向太平洋对岸的厂商追加了唱片订单。
无论太平洋对岸的那个国度在其它领域如何,至少在CD唱片这种轻工业产品方面,无论是价格、质量,亦或是生产效率,都完全领先于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
最早【量子音乐】还叫MAD唱片公司的时候,公司上下,对于罗杰要求将“生产基地”从传统的南美搬到太平洋对岸(其实只是换了个厂商下订单)还有所顾虑。
毕竟,鉴于两岸的关系,互相摸黑,在自己的地盘上对对方做妖魔化宣传什么的,这种事从二战结束之后就没有停止过。
但真正与对岸的生产厂商合作过之后,公司上下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比起人工成本高昂的北美,以及在质量和效率上总会仍然感到头痛的南美,太平洋对岸在这类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方面,确实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
而且由于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在合约中确认了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时候,【量子音乐】的合作伙伴甚至主动在原本就已经非常低廉的价格上再让一步,并且还愿意为【量子音乐】开通“后门”,也就是在【量子音乐】需要的情况下,某些时间紧迫的订单完全可以跳过签约的手续,直接先进行生产,合约随后再补上。
助理拨通电话的时候,太平洋对岸已经过了下班时间。
但那位与【量子音乐】有过多番合作的工厂老板一听这边的要求,二话不说,当场表示今晚就可以开工,甚至不需要【量子音乐】这边预先支付定金,只要随着上一批的尾款一同支付即可。
【量子音乐】当然不会这么没品,在签订合约时要求更长的账期是一回事,这是追求自己的“合法利益”。
但在确定了合作之后,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拖欠款项,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当一家企业的生意做到一定程度,经营的不仅仅是面向“消费者”的品牌,同时,面对上下游渠道合作者的“品牌”也是相当重要的。
甚至于,比前者更加的重要。
在公司高层三令五申的强调之下,迭戈的助理自然是不敢在这件事上犯错,连忙说道:“这怎么行!哪能让合作伙伴替我们垫付资金?这绝对不行!麻烦您核对一下收款账户信息,我们这边立刻给贵公司把订金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