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摇滚教父> 第676章 唯独没有环球的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6章 唯独没有环球的份(4 / 4)

环球自然不可能无视一个新的变现渠道,立刻派人与Spotify接洽,但得到的结果却让环球很不满意。

Spotify表示,由于【量子音乐】、华纳、索尼这三家股东已经达成了默契,虽然不会完全拒绝环球入场分一杯羹,但条件却不可能和其它唱片公司一致。

简单点说,就是抬高环球的准入门槛,从价格或者分成比例上压低环球的收入。

三大巨头加起来,在Spotify的股份也不算太多,不说绝对控股权,就是相对控股权都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要说完全拒绝环球入场,在Spotify的股东大会上根本不可能通过,因为这不符合Spotify的利益。

但若是抬高环球的准入门槛,凭借三家手中的股份,还是能够推行通过的。

事实上,环球的市场份额虽然是业内第一,但却也只占据了全球唱片业市场的百分之三十多。

如果单独只看在线数字音乐这一块,份额还要更低一些,有足够多的用户,Spotify有充足的底气拒绝环球。

Spotify拒绝环球,可能意味着部分潜在用户的流失,毕竟很多歌迷在选择音乐平台的时候,往往是冲着某一位歌手的歌去的。

但是,不可能所有喜欢环球旗下明星的歌迷,都只听环球的作品。

举个简单的例子,歌迷A喜欢环球旗下的明星B,但同时也喜欢【量子音乐】旗下的明星C。

如果两者都在Spotify平台,这位歌迷会做何选择自然不必多说。

但若是只有一位,该歌迷也有很大的可能,会选择使用Spotify,大不了要听B明星的歌的时候,再换到其它平台去就是了。

虽然说这个概率不算特别高,但也不低。

Spotify拒绝环球确实会有所损失,但至少在没有其它足够强力的竞争者的时候,损失并没有那么大。

但以环球的版权库数量,若是拒绝了Spotify,却意味着数以亿计的营收损失。

这对于环球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注:早期iTunes和版权方的关系确实是这样,一开始iTunes求着唱片公司放版权,但是拿到一定份额之后情况就反过来了,唱片公司求着iTunes收版权。一直到后来的流媒体平台大战时期,竞争激烈了,才开始玩烧钱买版权的游戏。)

但Spotify给出的价格又太过于苛刻,环球内部,一时半会之间都还达成不了一致,很快就陷入了争吵当中。

趁着这个机会,不需要任何的沟通,【量子音乐】,华纳唱片,以及索尼-BMG不约而同地,开始针对环球旗下的歌手和版权供应方进行挖角。

就连话术都是现成的:跟环球合作,Spotify平台这一块收入,可就要没了!

而如果掏点违约金,结束和环球的合约,加入我们,Spotify这一块的收入可不低呢,我们再给补贴点,这买卖绝对不亏!

反正,绝大多数的明星和版权供应方,也不清楚Spotify只是对环球报出了一个苛刻的价码,而不是完全拒绝环球入场。

在他们的眼里,只看到一个现实:Spotify已经与全球几乎所有版权方达成了协议,但唯独没有环球的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