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摇滚教父> 第676章 唯独没有环球的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6章 唯独没有环球的份(3 / 4)

尤其是,大部分的歌迷,并不会将买回来的所有歌都加入歌单里反复去听,许多歌曲买回来听上一段时间,就丢进角落里吃灰,根本想不起来。

而对于少数特别喜爱的歌曲,Spotify同样支持买断,价格和Tunes一样。

——买断的歌曲,即使在会员到期之后也可以听,不受任何影响。

这样一来,Spotify的模式,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无疑是十分划算的。

再加上移动手机的出现,让Pod和其它传统MP3类设备的核心竞争力荡然无存。

手机本身就已经够方便的了,而且还随时可以联网,绝大多数用户,也根本听不出来手机播放和Pod播放的音质区别。

再加上大笔的推广费用撒出去,Spotify从登录移动端平台之初,用户数量就开始飞快地增长,仅仅只是十几天的时间,新增活跃用户的数量就突破了千万级别。

虽然这些用户当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会选择成为付费的包月会员,实际收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但前景却是非常耀眼的。

(注:现在Spotify的付费率接近一半,但早期付费率肯定要比这个数字低得多。)

有着前世的记忆,罗杰自然是知道,在流媒体行业,无论是视频还是音乐,那些看上去风光无限的巨头,实际上都是在长达十年以上的时间里,不断地烧钱,一直在亏损,从未有过盈利。

哪怕到了罗杰重生之前,Spotify已经做到了音乐流媒体市场占有率的第一,每年的亏损仍然高达数亿美元。

当然,流媒体平台本身不赚钱,不代表投资人不赚钱。

毕竟互联网企业,炒的就是一个热度和信心,只要市场占有率等各种数据好看,哪怕是持续亏损,也不缺愿意投资的狗大户。

只要看准时机套现跑路,投资人大赚一笔的可能性反而很高。

咳,扯远了。

Spotify用户数量的激增,再加上其光明的前景,让唱片业的各个厂牌、独立歌手,都分外的眼热。

对于这些版权方而言,Spotify意味着一个新的版权变现渠道。

哪怕这个渠道的收入并不高,也总比没有得强。

更何况,从Spotify的发展趋势来看,哪怕现在的收入确实一般,但未来却是可以预见的。

而且,Spotify还为版权方提供了两种方案:买断或者按照“付费用户点播次数”分成。

前者,协商出一个固定的价格买断,通常会签一个五年以上的长约,在合约期间内,Spotify怎么用这批版权,赚多少钱,就和版权方没有半点关系。

后者,则是按照付费用户的“有效点播次数”,再加上一定的算法,给予不同版权方一定比例的分成。

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的,可以选分成,想要稳定收益的,可以谈买断,烧钱和亏损的风险,大部分由Spotify自身来承担。

——在接连几轮扩股融资之后,Spotify也有充足的底气去做这种烧钱的决定。

在这种利好之下,加入Spotify的唱片公司和歌手越来越多,从而再一次刺激了用户的增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