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摇滚教父> 第642章 那就给他们战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2章 那就给他们战争!(3 / 5)

四大巨头联手,可以瓜分全球唱片业市场超过百分之八十五的份额。

当然,这个数字,是包含了四大旗下数以百计的子厂牌。

单单只是四大本身,恐怕连一半都做不到。

由此可见,唱片业的垄断,至少在娱乐圈这个领域之内,是要远远超出任何行业的。

哪怕是好莱坞的六大,也没有达到如此的程度。

(注:2018年数据,环球、索尼、华纳三家加起来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具体的数字记不清了,但肯定是80%以上。)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格局,原因也并不复杂。

在唱片业,优质的超级巨星,亦或是一线巨星,就是最重要的资源。

如果某个不属于几大巨头的小厂牌意外地培养出了一个大牌明星,那么下场往往只有两个。

要么被恶意竞争挤压到倒闭的边缘,要么被某一家巨头收购,成为其子厂牌。

当然,这种收购,必然是连带着歌手、乐队的唱片合约一起被收购去的。

例如培养出了猫王的rca唱片,就在八十年代被德国的贝斯塔曼唱片收购,并随着索尼和贝斯塔曼的合并,转入到索尼-贝斯塔曼音乐集团旗下。

——虽然那个时候猫王已经去世,但他的专辑的发行权,以及部分版权,依然是一笔价值巨大的财富。

这种方式,在以“大牌明星”为核心的唱片业行得通,但并不意味着在所有娱乐行业都适用。

比如说好莱坞的电影,其核心产业首先是“出色的影片”,其次才是“优秀的明星”。

想要培养出具备惊人商业号召力的大牌明星很难,但想要制作出一部能够博取不错利润的,甚至是以小博大,赚取数十倍、数百倍利润的电影,或许同样不简单,但至少比前者容易得多。

这也就导致了好莱坞的六大巨头无法像唱片业那样,以并购的方式完成对整个行业的垄断。

在其它的娱乐产业方面,也同样如此。

简而言之,在整个娱乐圈里,作品的重要性普遍是要高于明星本身,但唱片业却是唯一的例外。

这也是为什么,每年的福布斯名人收入榜上,前百名之中,过半都是来自于唱片业。

咳咳,扯远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