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部获得奥斯卡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实际上是皇后乐队主唱龅牙叔的个人传记片。
而罗杰投资的这部电影,却是和《郊区的耶稣》一样,给《华丽圣经》配上一个超长加强版的MV,用电影来为乐队的音乐做宣传。
当然,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属于那种没有任何大场面,几乎不需要太多特效的剧情电影。
这种电影最大的优势,当然就是低廉的成本。
像是前世那部《波西米亚狂想曲》,罗杰隐约记得前世曾看过的一个花边新闻,好莱坞一位长期和六大合作的大牌制片人曾将这部电影当做典型案例分析过。
具体的分析内容跳过不谈,最终的结论让人感到十分的惊讶,扣除掉购买版权、宣传,以及发行的开支之后,这部电影的成本低得令人难以相信,只有区区400-600万美元之间。
当然,在好莱坞,一部电影的成本永远不止是制片本身,对于中小规模的制作。
尤其是那些低成本高票房的电影,在低廉的制片成本背后,都是极为高昂的宣发投入,甚至可以超出制片成本的数十倍之多。
后期的宣发投入暂且不谈,版权方面,罗杰几人和乐队的会计师团队讨论过后,也认为没有必要在这部电影上采用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方式来做账。
和杜克-罗森伯格拍摄《郊区的耶稣》时是个新手不同,索菲亚-科波拉在导演这个位置上的履历非常的出色,经验也更丰富,更加会省钱,将每一分开支用在最关键的位置上。
虽然片酬要高一些,但实际上,同一部电影,让索菲亚-科波拉来拍,投入反而要比杜克-罗森伯格更低。
这样一来,1200万美元,制作一部剧情加长版的“MV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已经是太足够了。
咳,扯远了。
……
听到罗杰的问题,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最先开口的是珊达-瑞姆斯。
“《实习医生格蕾》这边,收视率基本稳定,很难有突破性的增长,但也不会有明显的下降。基于现在的收视率,我们在首轮播放授权以及广告分成方面的收入不多,但每一季在DVD、录像带方面的销售、租赁收入都相当可观。”
珊达-瑞姆斯回忆了一下,继续道:“上一季,仅仅只是DVD销售和租赁收入分成,截止到目前为止就有4300万美元,不过这笔钱需要和发行方进行二次分成,实际落到我们手中的只有2600万美元出头。”
珊达-瑞姆斯是一个黑人,而且还是女性。
在好莱坞这样的地方,想要找到独立执掌一个项目的机会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不是通过导师的关系,辗转接触到马克-戈登,并从罗杰的乐队这里拉到了投资,珊达-瑞姆斯或许还是好莱坞最底层的一员。
但在第三季起,独立执掌了《实习医生格蕾》这个项目之后,珊达-瑞姆斯的地位和收入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虽然目前的合约还没有涉及到收入分成,但每一季的薪酬和奖金加起来,都已经高达数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