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到却并不简单,依耶塔-哈森足足思考了大半个月,才向乐队递交了正式的申请。
“能力不足?”
罗杰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我给你充分锻炼的机会”之类的话。
无论是【量子音乐】,还是更高一级的【量子娱乐集团】,涉及到的都不是集团公司的本身,而是下面大大小小的各个子公司。
若是执掌集团的人能力不够出色,很容易导致乐队在某一个大产业上,例如整个唱片业的布局出现巨大的疏漏。
就算罗杰再怎么信任依耶塔-哈森,也不会在这么大的决策上感情用事。
原本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暂时让依耶塔-哈森顶替一段时间。
既然她自己都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就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麻烦。
前世的时候,那些大型的娱乐集团,掌舵者都是谁来着?
罗杰在记忆里搜刮了半天,也没有找出一个印象深刻的名字来。
唯一记得的,就是漫威影业的凯文-费奇,就这还是因为那部银河尬舞团系列的缘故。
但凯文-费奇执掌的毕竟只是一家小公司,无论漫威大法再怎么掀起一阵风潮,影响力和能量也远远比不上好莱坞的巨头,最终被迪士尼并购就是最好的证据。
而且凯文-费奇终归是好莱坞的人,而对于【量子娱乐】来说,或许总的集团公司暂时不用去管,但唱片业的“小集团公司”,掌舵人这个位置却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
罗杰在前世对于流行音乐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明星,最多再加上幕后的制作人身上,但对于这些唱片公司的高层,却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也没有几个歌迷会去在乎自己喜欢的乐队签约的唱片公司CEO是谁,做过什么大手笔的动作,对唱片业起到了多么巨大的推动作用。
“委托猎头公司寻找合适的目标吧。”
罗杰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刚刚说完,又想起一件事,补充道:“不要和海德思哲合作,我怕他们转手就会把我们卖了。”
猎头公司也并非完全可靠,这一点,任何一个在商业圈子里混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清楚。
之前针对MAD唱片和百代的大规模挖角,不管幕后的人是谁,明面上的操作者就是海德思哲,罗杰自然不可能送上门去给对方留下一个挖坑的机会。
说到海德思哲,罗杰又忍不住问道:“之前那件事,查清楚了吗?”
“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
接话的是惠特尼:“但理查森雇佣的私家侦探表示,从MAD唱片和百代离职的员工,有超过百分之六十都进入了【德意志唱片公司】。”
似乎是怕罗杰不清楚情况,惠特尼又补充了一句:“【德意志唱片公司】于1998年随着宝丽金一起被环球收购,现在是环球音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