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布隆夫曼看准了时代华纳调整产业重心的机会,低价买入华纳唱片,然后待价而沽,准备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额。
这种低买高卖的行为,很少出现在这种大规模的并购案当中,但也并非没有先例。
事实上,在罗杰的前世,华纳唱片也算是唱片业内的一朵奇葩。
这个奇葩不是指它的经营策略,而是华纳唱片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连续换了好几次东家。
最早是在2004年,时代华纳将其卖给布隆夫曼投资集团,然后在2007年,又转手到另一家企业名下。
在随后的三年里,华纳唱片又连续三次转手,最终又被时代华纳给买了回去。
但这还没有结束,到2011年,时代华纳又再一次将华纳唱片剥离,卖给了一家名为adustries的投资公司。
这家公司的名气不大,但却投资了许多知名的品牌,例如阿里巴巴、亚马逊、脸书、腾讯音乐等等。
不过,虽然一直频繁地转手,内部人事动荡不断发生,但华纳唱片在经营上,却是很诡异地仿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每年都能交出一份让投资人十分满意的财务报表。
剧烈的人事动荡,不但没有影响到华纳唱片的经营,在唱片业内的地位上,虽然一直比不上财大气粗的环球,和后来崛起的索尼,但华纳却也是一直能够稳定住巨头的地位,没有像早期的rca唱片、宝丽金,亦或是百代唱片那样衰落下去。
这件事,在唱片业内也算是一桩趣闻。
听了卢西恩-格兰奇的话,罗杰只是点了点头,随口道:“华纳的事也关注一下吧,不过重点还是放在百代那边。”
“我会让人保持关注。”
卢西恩-格兰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至于资金的问题……”
罗杰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着。
每当专注地思考一件事的时候,罗杰就会下意识地做出这个动作。
沉默了好一会,罗杰开口道:“我和乐队会想办法解决一部分资金的问题,但银行那边也不能放松。虽然说贷款的事情是瑞克在负责,但他只能把握一下方向,具体的事情,还是要你们来做。”
私底下里,关系比较亲密的人,都是直接把理查森叫做“胖子”。
但玩笑归玩笑,在卢西恩-格兰奇这些“员工”面前,还是要维持胖子的脸面的,“胖子”这个称呼,多少有些不妥,还是叫名字更为合适。
“如果采用高杠杆负债经营的话,资金链的压力是否会过于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