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完全可以再挑选出几首合适的歌曲,将这张专辑的时长延长到四十到五十分钟之间。
鲍勃-迪伦的经典作品实在太多,别说一张专辑了,就算一个月出一张,都够用上几年的。
至于额外增加的那点工作量和成本,到了乐队现在这个咖位,反而是不值一提的。
毕竟时长更长的专辑,定价方面就算稍微高一些,大多数歌迷也会愿意买单。
无论在哪一个行业里,任何成本的上涨,最终都是由消费者来买单,而不是让卖方受损。
不增加时长的原因很简单,这七首歌,是罗杰从鲍勃-迪伦最为出色、最具代表性的歌曲里,挑选出来,最适合自己乐队的七首。
鲍勃-迪伦的作品确实足够多,出色的也不少,但要既足够经典,又适合自己的乐队,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数量就要少得多了。
“《敲开天堂之门》这首歌……”胖子接过计划书看了一会,提出一个疑问:“你打算重新录一遍?”
这首歌,在几年之前,乐队录制《天堂的阶梯》的时候,就已经录过了。
就在这座城市,这次要去的录音室。
那份母带,也早就从银行的保险柜里,转移到了MAD唱片的母带储存室。
“对,我是打算重新录一遍。”
罗杰点了点头,解释道:“你知道的,那个时候我们,尤其是我的唱功,和现在比起来……嗯,你懂的。”
罗杰只说了一半,做了个“你懂的”手势,便不再多做解释。
胖子却是明白了罗杰的意思。
和更注重“技巧”的《天堂的阶梯》相比起来,这首《敲开天堂之门》更注重的是“情感”。
和几年前相比,罗杰的唱功有了很明显的进步,若是重新录制一遍,显然能够比过去做得更好。
再加上,鲍勃-迪伦作品的风格,最为注重的就是歌声中蕴含的情感。
胖子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接受了罗杰的这个说法。
《摇滚圣经》系列,毕竟是乐队最为重要的作品,如果能够做得更好,为此多花费一些时间,完全是值得的。
这份计划书的内容不算多,也只是涉及录音室工作方面的细节,大抵上都是一些老生常谈。
乐队在录音室里合作了无数次,这些东西早就是非常的熟悉,再一次以书面的形式强调一遍,也只是某种固定流程下的惯性使然罢了。
胖子翻看了十几分钟,就全部都看完,将计划书递给一旁的贾森,跟罗杰聊了起来:“两天之前我接到了汇报,和NBC的谈判快要有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