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电视剧中,情况却是截然相反,编剧的地位,要凌驾于制片人、核心演员,以及导演之上,是一个项目的绝对核心。
原因很简单,北美的剧集大多是边播边拍,根据观众的反馈随时调整剧情,这就导致对编剧的要求极高。
任何一部热门剧集,必然有着一个出色的编剧团队为其出谋划策,导演仅仅只是执行编剧意志的工具,不允许对剧本有任何创新或者“个人理解”。
当然,在好莱坞的工业流水线制度下,即使是电视剧编剧,所擅长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分工极为明确。
不说剧集类型的不同,单单只是在同一部剧的框架内,就有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的编剧同心协作。
有人专门写剧情大纲,有人专门写分镜,有人则负责角色对话的部分,等等。
而若是往大的分类上去分,擅长家庭伦理剧类型的编剧,若是去写《杀与那个什么之歌》的剧本,肯定做不到最好。
杜克有此一问,也是极为负责的一种态度。
至少要清楚罗杰的具体需求,再推荐合适的人选。
罗杰看了一眼身旁的玛姬……
啊呸,看了一眼身旁的劳伦-科汉,对杜克说道:“现代背景的魔幻剧。”
虽然劳伦-科汉最出名的角色是杀丧尸如屠狗的悍妞玛姬,但在罗杰的记忆当中,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这张脸孔,却是另一部剧当中的女神偷。
那个有着一口标准英国腔调的女神偷,在罗杰的记忆当中,可是要比玛姬什么的性感多了。
而且,那个在车里塞满齐柏林飞艇、ACDC等乐队摇滚唱片的猎魔人哥哥,也是罗杰颇为喜欢的影视角色。
“魔幻剧?”
杜克想了想,说道:“我正好认识一个家伙,是今年上映的新片《恶灵空间》的主要编剧之一,叫埃里克-克莱普克。”
“可以告诉我他的联系方式吗?”
罗杰没听说过这个编剧的名字,但这是很正常的。
除了好莱坞的从业者,有几个人会关心一部大热电影或者剧集的编剧是谁?
就算是一个名气不大的小角色,也无所谓。
是否有足够的价值,找人查查他的履历也就知道了。